新华社报道,约1900名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成员星期一(3月31日)发布公开信说,“特朗普政府正通过削减研究资金、解雇数千名科学家、取消公众获取科学数据的权限,以及迫使研究人员出于意识形态原因改变或放弃工作”,“重创美国的科学事业”,为此,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的成员们不得不联合起来,向公众发出“求救信号”。
据《央视》报导,近日中国科研团队在深海探索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浙江大学联合研发的小型深海可变形机器人,成功挑战了万米深渊,最深可达马里亚纳海沟10666米深海底,为深海探索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浙江大学新闻网消息,近日,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宁国际联合学院教授狄大卫和研究员赵保丹团队研发的微米和纳米钙钛矿LED(micro-PeLED和nano-PeLED)达到了传统LED难以触及的——90nm尺寸新极限,同时「降尺度」过程仅造成微弱的性能损耗。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近期成功研制出厚度仅为头发丝直径二十万分之一的单原子层金属,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大面积二维金属材料的制备,开创了二维金属研究新领域。这种材料,未来可以为超微型低功耗晶体管、透明显示等领域带来技术革新。
江苏苏州常熟法院日前审结一起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纠纷案,认定「作品的前提,是体现人的独创性智力投入」,原告林某修改提示词、及透过图片处理软件,修改图片细节设计,体现独特的选择与安排,生成的平面图有独创性,属于《着作权法》保护作品,判决侵权方在其自媒体帐号连续三天公开向原告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计1万元,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目前判决已生效。
美国全力防止中国取得高科技芯片和设备,但似乎成效不彰,根据《Tomshardware》报导,美国的干预似乎正在产生反作用,根据新兴技术观察站(ETO)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国对下一代芯片制造技术的研究,是美国的两倍多,在此趋势下,中国可能在新兴芯片技术领域超越美国。
随着AI霸主英伟达在26日美股盘后公布财报,长期称霸美股的七巨头(Magnificent 7)财报已全数出炉。而在财报会议上,DeepSeek成了各公司执行长必然要面对的问题。除了英伟达执行长黄仁勋大赞DeepSeek(深度求索)的R1模型是世界级的开源模型,苹果执行长库克等人也都对DeepSeek表示了赞叹。
美国、日本和韩国今年将启动先进技术联合研究框架。三国的十个国家研究机构将参与,研究领域包括能源,测位、传感、导航和电脑等,目的是要建立一个能加强尖端技术,以及创设能防止技术泄露的体系。报道也称,美日韩也将在研发之外,共同建立重要物资供应链,确保高端产品获得稳定生产。三国有计划为镓、锗和石墨等关键矿产建立稳定供应链,因为这些材料可用于尖端半导体和电动汽车的电池。
据本源量子官方消息,中国第三代自主研发超导量子电脑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在2月14日突破2000万次,刷新了中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数据显示,本源悟空已覆盖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使用者中,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国用户活跃度位居前列。其中,美国用户访问量一直稳居境外访问量第一。
最新公布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表明,中国在物理学研究领域正领先世界,而美国则远居其后,全球高品质物理学研究的顶尖机构均位于中国或欧洲,美国排名最高的机构仅位居13位。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对美国的科技优势产生深远影响,但也有观点强调美国在原创性研究突破方面仍总体领先。
美国总统特朗普同人工智能晶片巨头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会面,两人讨论了中国AI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和收紧人工智能晶片出口的问题。DeepSeek上周正式推出一款AI助手,供人免费体验,在海内外引起震动。据DeepSeek的说法,这款模型和美国模型相比,所需要的数据和成本都少得多。
中国光子毫米波雷达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未来6G通信、智能驾驶等前沿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南开大学携手香港城市大学,成功研制出薄膜铌酸锂光子毫米波雷达芯片,在毫米波雷达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一成果将为未来6G通信、智能驾驶、精准感知等前沿领域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情报收集网获得重大技术突破,得以重塑未来海战。中方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一种可设置海底,能侦测并追踪高空航空器的雷达。至今其他国家都尚未掌握这项先进侦测技术,飞机产生的声波大多数都会被海面反射回天空,只有极小部分能穿透水面。这些声波在穿过不同温度、密度和盐度的海水层,以及洋流和涡流时,会严重失真。
氢气被视为新一代的环保然料,不过,氢气必须人为制作,因此如何降低制氢的成本并增加效率成为重要的目标。科学家刚刚开发了一种突破性的制氢方式,从氨气中分离氢气,而且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相当独特,它的活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反应效迕,与大多数会降解的催化剂不同。
中国的天宫空间站三年多以来持续开展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实验,并利用实验数据首次制造出符合工业应用严格要求的铌合金,这项突破可能将彻底改变航空航天技术,并且让中国在军事和高端制造业领域占据巨大优势。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实验是以激光照射悬浮在真空室中的合金颗粒,经过仔细观察并记录这些颗粒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的细微变化,再由地球上的中国科学家利用这些实验数据,首次成功制造出符合工业应用严格要求的铌合金。
2024年进入尾声,准备迎接2025年全新开始,瞬息万变的科技产业又将出现什么变化?研究机构Gartner与TrendForce分别公布科技产业10大趋势,围绕在人工智慧、机器人及高效能运算,预料相关产业将持续蓬勃发展。
许多大型电脑机房的空调固定在22度,那不是为员工准备的,而是为了电脑的散热。据了解,随着云端与人工智慧产业的升级,电脑更需要散热,甚至提出把服务器藏到深海中的想法。不过现在有科学家反其道而行,发明上百度的高温环境,也能够运算的电脑构架。
当前,中国正研发新一代「超级高铁」,在近乎真空的磁悬浮隧道中以高达100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这将比商用客机的速度更快。据香港《南华早报》12月1日报导,由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宋铁成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为让这一时速达1000公里高速列车支持5G网络,使乘客可以使用智慧手机观看超高清影音或畅玩线上游戏,只需在隧道内壁铺设两条平行电缆就可以解决基地台安装问题。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