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电动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拟筹集一只15亿美元的基金,以在中国境外构建全球供应链。 知情人士也透露,基金将主要针对能在欧洲为宁德时代供货的公司,宁德时代计划为该基金出资约15%。宁德时代发言人说,基金主要从海外投资者处筹集资金,目的是为了在世界各地合作伙伴的支持下促进全球能源转型。
美国政府对先进产品实施出口限制,但美国晶片设备制造商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依然在增加,对华出口占总销售额四成以上。 一家大型设备制造商的高管透露,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限制,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比率还会更高,而来自中国的销售额增长都是来自非先进设备。
中国6月出口增长超出预期,但内需不足导致进口疲软,将中国6月贸易顺差推升至30多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不过,进口方面则由5月的同比增长1.8%,转为6月的同比下降2.3%,增速放缓4.1个百分点,跌至四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分析认为,在越来越多国家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背景下,6月中国出口激增,说明更多中国贸易伙伴赶在关税落地前下订单。
据美国智库一项最新的报告显示,中国在建大型公用事业规模的太阳能和风电项目合计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近2/3,如果今年的在建项目顺利,将可以提前6年达到风电与太阳能装机容量12亿千瓦的政策目标。研究报告还指出,根据相关数据分析,中国碳排放量可能在去年已达到峰值。
全球产业链进行重组,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姚洋直言,「上一轮全球化已经结束」,但在经济层面,理性还是会占据主流,所谓「重组」只不过是中国企业在全球重新布局。他认为,中企占世界贸易的分額只会上升、不会下降,称这是经济学原理,也将战胜非理性的预测。
《华尔街日报》近日报导,中国电商Temu和Shein正在重塑自中国出口的航空货运市场,两家公司迅速吞噬航空运力,不仅推高运费,也引发市场对今年晚些时候货运旺季运力紧张的担忧。 业内专家认为,这种激增在很大程度上是Temu和Shein这两家在中国成立的电商新贵加速发展的结果,二者已成为在线零售贸易中的一支生力军。Niall van de Wouw更直言,「中国电商出口的蓬勃发展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空运市场。」
中国科学家近日利用APOGEE近红外恒星光谱巡天数据分析,首次重构了银河系从内到外完整的恒星径向密度分布,直接测量结果显示「银河系比之前假定的更大」。文章第一作者、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副教授连建辉指出,基于新的恒星面密度分布,研究团队发现银河系半光半径(包含星系总光度一半的半径)几乎是之前估计的两倍(约1.9万光年),并和近邻同质量星系的半径基本一致,表明银河系在星系大小方面是一个典型的盘星系。
零售龙头《亚马逊》在2019年时制定目标,期望2030年能将所有电力采用100%可再生能源,而近期他们宣称这项目标竟然提前七年就达成,实在令人望而兴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亚马逊在遍布全球的500多个太阳能和风能项目上投资了数十亿美元,产生的能源足以为760万美国家庭供电,相当于亚马逊在27个国家的数据中心、写字楼、超市所消耗的总电力。
「瑞银集团2024全球财富报告」(UBS Global Wealth Report)预估,未来30年之间高达83兆美元的财富将透过继承方式转手,其中9兆美元为「横向」转移给配偶,全球5分之1的资产掌握在75岁以上人士手中。瑞银集团预估,2023年至2028年,56个已开发与开发中经济体,多达52个市场的成年人口身价超过百万美元人数将见增长,台湾得益于人工智慧(AI)刺激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加上富人移入增加,2028年的百万(美元)富翁人数估达约116万,成长率47%。
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发布的消息,商务部6月17日收到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称申请人)正式提交的申请书,申请人请求就欧盟依据《关于扭曲欧盟内部市场的外国补贴条例》(FSR)(以下简称《外国补贴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中国企业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进行贸易投资壁垒调查。
为有效协助全球迈向净零目标,台湾相关部门提出三大策略。首先是提升资源效率,掌握希有资源如水与电力,维持半导体产业的竞争优势;其次是绿电投资,评价多元绿电投资的可行性,包括绿电团购与自建自发长期合约;最后是贡献全球永续发展,掌握人工智慧和全球制造供应链的趋势。
《商业内幕》报导,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罗格夫(Kenneth Rogoff)在著名期刊《评论汇编》(Project Syndicate)发表文章说,美中的自由贸易壁垒,是造成价格上涨、人民对政治反弹的主因,他写道:「虽然与中国大陆生产商的竞争,对一些制造业的工作机会产生不利影响,但自由贸易无疑创造了更多赢家,而不是输家。」此外,他说,低收入美国消费者一直是低价中国产品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经历了2023年的低迷之后,2024年上半年终于迎来了复苏的曙光。据摩根大通证券发布报告指出,AI需求持续上升及非AI需求逐步恢复,全球半导体市场回暖,各大晶圆厂纷纷增加资本支出及扩充产能,将迎来新一波增长高峰。
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机构发布公报说,今年6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月份,全球平均气温连续12个月比工业化前高出1.5摄氏度。气候专家说,2024年有很高概率会成为世界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数据显示,今年6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6.66摄氏度,比2023年6月高0.14摄氏度,为有记录以来的最热6月。此外,全球单月平均气温已连续13个月创同期最高纪录。
近日,马士基(Maersk)以15万美元/天的天价租金,从德翔海运租用7000TEU(20尺标准集装箱)的新造货柜船,消息引发业内热议。这一消息释放的行业信号明显,新一轮的运力紧缺再度袭来。运力紧缺、持续上涨的运价让船公司有底气高价租船、购船。 原本因大量新船订单交付带来的运力过剩,在过去半年多已经全面扭转。红海危机仍未解除,绕行非洲牵扯大量海运运力,使得原本出现过剩的运力局势逆转。
随着投资者涌向新兴市场主题,中国和印度股票被认为是下半年亚洲股市中可能跑赢的潜力选手。接受彭博新闻社非正式调查的19位亚洲策略师和基金经理中,约有三分之一表示他们预计未来六个月中国股票的表现将超过大多数。类似比例的受访者将印度股票列为首选,日本位列第三。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