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COP29)今(15)日迎来第四天,来自商界、金融界和慈善界的领袖们,以及总资产达10万亿美元的投资者齐聚一堂,将携手合作加速私人资本进入气候市场,并共同推动一系列气候相关投资,支持全球减碳和永续目标。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油盟)下调对2024年和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这是油盟今年8月以来连续第四次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这一调整是根据油盟收到的今年前三季度实际数据作出的。此外,油盟还将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较上年增长量预期从164万桶下调至154万桶,调整后的全年日均石油需求预计约为1.06亿桶。
由英国威廉王子创立的「Earthshot奖」,今年从15名决赛入围者中选出5位代表获奖者,获奖内容涵盖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保护与极端气候的解决方案,每位获奖者可获得100万英镑,并且后续将透过Earthshot奖学金计划获得持续的指导、资源,以及拥有进入有影响力的网络机会,扩大他们的影响力。
据香港《南华早报》引述国际能源署最近一份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将继续主导全球清洁能源市场,其中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池和电动汽车出口将在未来10年增加约两倍。国际能源署认为,在清洁技术方面,尽管其他国家正在实施产业战略,但预计中国将会巩固领先地位。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具备更大的规模经济效应、更大的国内市场以及沿着这些技术的供应链高度整合的企业和设施。
中国自然资源部组织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1日出征,奔赴南极。主要有开展南极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回馈调查、科研和后勤保障领域国际合作等三项任务。本次考察将历时近7个月,预计于2025年5月返回国。考察队由来自全国80余家单位500余人组成。本次考察任务将继续由三船保障,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从广州出发,主要执行科学考察、人员运送和后勤补给任务;永盛号货轮从江苏张家港出发,主要承担秦岭站配套设施建设物资运送任务。
原油价格在前一天暴跌6%后,星期二(10月29日)小幅回升。投资者将继续关注中东局势及即将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 分析师认为,市场此前认为中东紧张局势升级会影响原油供应,因此10月油价不断飙升。但随着伊朗石油设施被排除在以色列的军事计划之外,供需基本面的平衡,包括中国需求情况、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数据等,将成为短期价格的主要驱动力。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星期四(10月24日)发表最新年度报告指出,各国政府若不采取更大幅度的减排行动,将导致全球在2100年出现灾难性的、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3.1摄氏度的升温幅度。 报告也说,即使现有的所有减排承诺都能如期兑现,全球气温仍将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2.6摄氏度,这对人类来说仍是个毁灭性结果。
各国为了改善全球暖化带来的威胁,积极发掘再生能源,但根据国际能源总署(IEA)发布调查报告表示,虽然2020年后半阶段研发出丰富的再生能源,不过化石燃料的过剩问题,仍有导致全球暖化的危机;《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指出,到2050年世界气温可能上升约2.4度。
国际能源署在星期三发布的年度报告中预测,全球对所有化石燃料的需求将在2030年前停止增长,而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的供应量将不断攀升。与此同时,目前由中国引领的用电量激增现象下来也会持续。 随着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石油和天然气供应过剩,全球势将进入能源价格更便宜的时代。
欧盟能源部长在卢森堡举行会议,讨论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增加、乌克兰冬季来临前的能源短缺,以及如何平衡成员国之间的能源价格等课题。另外,会议将讨论欧洲央行前行长德拉吉发表有关竞争力的报告,新一届欧盟委员会预计将以此为基础制定新的工业政策。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2024年年会11日开幕,中国「煤炭三角区」概念首次提出。「这个地区的转型,对中国乃至全球实现碳中和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合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建议,在国家层面成立煤炭三角区低碳转型协调机制,设立低碳转型基金,撬动全区低碳转型技术升级和保障公平公正。
为梳理能源发展趋势,国际能源总署(IEA)发表最新报告,预计2030年,再生能源将满足全球近一半的电力需求。虽然听起来对地球助益良多,但根据调查,能源发展轨迹依然低于原订需成长三倍的全球目标。 其中,再生能源最特别的即是太阳能发电。从技术层面检视,太阳能处于领先地位,预计到2030年,光太阳能发电就可带动全球再生能源发电量成长的80%。
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的研究人员在星期四(10月3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说,如果电力行业继续保持减排趋势,并在其他行业加大努力,到2035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可以减少30%。他们敦促中国政策制定者抓住清洁能源发展的势头。
英国索尔河畔拉特克利夫燃煤电厂(Ratcliffe-on-Soar Power Station),于星期一正式关闭,结束自1967年以来的发电任务。但同时,它也是英国最后一座燃煤电厂,这也就意味着英国结束了142年的煤炭发电时代,从科技史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洪涝灾害是中国大陆最频繁、危害最大、造成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中国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刚闭幕的第三届亚洲国际水周报告时说,今年中国大江大河发生25次编号洪水,刷新1998年有统计数据以来最高纪录,启动防汛应急响应39次,发布洪水预警4238次,调度运用6293座(次)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1404亿立方米,最大程度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如何提高水利工程的气候韧性?
俄罗斯塔斯社报导,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当地时间20日宣布,已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达成协议,决定在今年底之前,提前将「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线的输气量,提升到最高水准,可望达到年供应量300亿立方米。 声明称,应中方伙伴要求,双方一致同意增加12月的天然气供应,以确保「西伯利亚力量」管线每天向中国供应的天然气量,能够早日达到合约规定的最高水准。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