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全球气候峰会(COP27)在埃及沙姆沙伊赫(Sharm El Sheikh)召开,仍然没看到环境的好转,反而更多的坏消息,包括俄乌战争导致的能源短缺,欧洲烧煤、烧柴的情况更为严重,包括夏秀的热浪、森林大火;过度旺盛气流造成的极端降雨、岛屿因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国土缩小,都会持续发生。
受俄乌战争与能源危机冲击,德国能源巨头Uniper今年1至9月已经亏掉400亿欧元创下德国企业史上最大的亏损纪录,9月下旬,德国已经决定将Uniper国有化,解决其倒闭危机,但接下来仍有营运问题需要解决,尤其短时间内欧洲能源危机并不会消失。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今天警告,受到暖化影响,全球1/3冰川可能会在2050年前消失,黄石国家公园和乞力马扎罗山等世界遗产内的知名冰川也不能幸免。教科文组织警告,非洲所有世界遗产的冰川很可能在2050年前全部消失,包括吉力马札罗山国家公园(Kilimanjaro National Park)和肯亚山(Mount Kenya)。
联合国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各国政府目前提出的减排承诺仍远远不足以达到遏制全球暖化的目标,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约2.8摄氏度。 报告说,与现行政策下的排放预测相比,每年的排放量必须在短短8年内减少45%,才可能实现将全球温度升幅限制在1.5摄氏度内的目标。
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利用其在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抗衡西方制裁,普丁大幅削减对欧洲天然气输送,使后者陷入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但国际能源署(IEA)表示,自战争爆发后,全球能源市场迎来转折点,将加速可再生能源转型,且俄罗斯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将被削弱,到2030年的市占预期将大减一半。
全球首个超高海拔光伏实证基地项目近日在四川正式投产应用。 总投资约32亿元(人民币)的甘孜兴川实证光伏电站总装机60万千瓦,全容量并网后年平均发电量约12.68亿千瓦时,可满足21万人口的全年用电,提升四川电力保障能力。
俄乌战事爆发后,欧洲坚定支持乌克兰,俄罗斯也就不再提供天然气给欧洲,此事在北溪天然气管线断毁后已无回头路,因此欧洲改引进船运液化天然气(LNG)做为替代。然而,即使可以有大量的液化天然气,竟然有大量的LNG船无法卸货供气,原因是欧洲的「液化天然气再气化」的处理厂过少,无法处理。
美国与沙特阿拉伯为减产石油争议爆发口水战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油盟)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非油盟产油国组成的油盟+(OPEC+)成员国星期天(10月16日)力挺沙特,相继表明减产为油盟+的一致决定。
新疆是中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近来新疆加快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已建成哈密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以及8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集聚区。 今年以来,按照新增新能源装机1500万千瓦的目标任务,新疆建立新能源项目建设调度机制,实行新能源项目清单制,鼓励以「标准地」方式提供建设用地,确保已布局新能源项目按期全部建成。
美国和波斯湾的政府官员与专家指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油盟)与产油国盟友本星期无视美国反对决定减产,导致白宫与沙特王室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
全球核电用量下降,2021年核电在全球总发电量中,所占份额已减少到10%以下,是40年来最低水平。核能的支持者认为,核能作为一种低碳能源,是各国实现气候目标的重要助力,但目前多国的核电厂即将停用,新的项目建设则面临延误。核电的生产成本已从2009年的每兆瓦时123美元,上升到去年的每兆瓦时167美元,涨幅达36%。
中国经济放缓需求减少、与川普政府时期签贸易协议加大对美采购、欧洲当前天然气需求孔急等因素之赐,得以将购自美国但本身用不到的天然气转销欧洲,每批转销能赚上亿美元。与中国签署长达25年的液化天然气销售合约,让美国供应商有信心在墨西哥湾沿岸建造更多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提高美国出口更多天然气的能力。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