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去年1月26日超过1亿起,同年8月4日超过2亿起,今年1月6日超过3亿起,2月8日超过4亿起。截至4月12日已破了5亿起。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说,奥密克戎变异株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没有接种疫苗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危害非常大。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回答记者关于奥密克戎对老年人危害程度的问题时称,根据研究和监测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会导致重症,也会导致死亡。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近日发表一项重要研究,评估接种疫苗后对感染新冠病毒原始毒株、Delta、Omicron这3种毒株后的传染性差异。而其中最受瞩目、对台湾疫情也最有意义的是,接种2剂疫苗与3剂疫苗虽然面对Omicron会有相同的突破性感染风险,但是在发生突破感染后,接种3剂比接种2剂的活病毒载量会大幅减少达5倍之多。换言之,接种3剂疫苗的活病毒载量只有接种2剂的1/5,因此重症风险与再传染给周边接触者(家人、朋友与同事)的风险都会低5倍。
香港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提醒市民勿将新冠视为感冒,并称后遗症或几年后出现。他说,检视1100多名染疫儿童的个案后发现,一成半患者都曾出现抽筋症状,虽然大部分由发烧引起,但比例远高流感或副流感。
世卫非洲区主管敦促非洲各国提高对COVID-19的筛检与接触史追踪,她并提出一份研究显示非洲大陆恐已有2/3的人确诊;公卫圈多认为不宜现在就把疫情当成流感。
英国一项针对已接种新冠疫苗者的研究发现,感染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后出现症状的时长,平均比德尔塔变异毒株要短两天。该项研究分析了英国新冠研究应用(ZOE COVID)所收集的相关数据,发现感染奥密克戎并出现症状的患者,需要入院治疗的概率比感染德尔塔的人要低25%。
开拓药业6日公布了新冠口服药「普克鲁胺」治疗轻中症、非住院新冠患者三期临床试验的关键数据结果,结果表明,「普克鲁胺」可有效降低轻中症新冠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并改善相关症状。受此影响,开拓药业股价当天从13.9港元上涨到28.5港元,涨幅超过100%。
瑞典格拉斯哥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新冠感染者在得病后的六个月内患严重血栓的风险增加,即使是轻症病例也是如此。此前的研究表明,新冠会提高血栓的风险,但英国医学期刊(BMJ)周四(4月7日)发布的最新研究,确切表明这种威胁可持续多久。
苏州市疾控中心2日表示,该市发现奥密克戎Omicron的BA.1.1进化分支,在全球多个数据库中均未发现新冠病毒基因组高度同源序列。尽管需进一步分析比对,但仍引发关注。专家表示,多数分支会「自生自灭」,且未必会形成主流与更感染力和致病性的毒株,因此无须过度恐慌。
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疗效获得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会议认可。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的报告于3月31日在官网发布,来自WHO的6个区域21名国际专家参加评估会,会议报告指出,中药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降低轻型、普通型病例转为重症,缩短病毒清除时间,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患者的临床预后。
康希诺生物、石药集团以及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三家公司近两日接连宣布旗下正在研制的新冠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三款疫苗中有两款是mRNA疫苗。目前,中国国内尚无mRNA技术路线的疫苗获批,走在最前面的是沃森生物和艾博生物合作的mRNA疫苗,目前处于三期临床试验阶段。该疫苗还在进行第三针加强针相关研究。
中国首批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运抵后,已分别分发配送至吉林、上海、广东、福建、江西、山东、浙江和广西等至少八个省、区及直辖市救治临床一线。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以每盒2300元(人民币)的价格采购了1000盒Paxlovid,并从3月24日开始对首批新冠患者开始用药,一个疗程为五天。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认为,在中国最新一轮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人数多,这与奥密克戎变异株自身特点有关。 他呼吁积极重视无症状感染者,特别是年龄大、有基础病、体质弱、肥胖、有不良生活嗜好等高危因素的人群。一是虽无症状,但一样有传染性;二是今天无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两三天就出现症状。因此宜采用“先症而治,截断病势”治疗策略,根据中医证候进行治疗,可以促进核酸转阴。
来自香港大学和玛嘉烈医院的研究人员在查看不同疫情时期的儿童住院状况时发现,与之前的几波疫情相比,奥密克戎与较多儿童住院、出现严重并发症,以及更多儿童死亡有关联。
目前亚洲大约每两天就新增逾100万起新冠确诊病例。韩国单日通报病例为全球最多,每四起新病例有一起来自韩国。此外,今年以来,中国已通报超过4万5000起新病例,比去年全年多。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