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迹象表明,石油输出国组织与盟友(OPEC+,简称油盟+)可能会长期增产,进而促使国际油价持续走跌。 截至星期四(5月1日)傍晚北京时间7时左右,布伦特原油下跌2.62%至每桶59.46美元;美国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WTI)下跌2.90%至每桶56.52美元。两者都跌破60美元。
路透社报道,沙特阿拉伯称该国能承受一段时间的低迷油价,强化了市场对油盟+下周宣布大幅增产的预期。沙特在油盟+占主导地位。
油盟+今年4月曾意外宣布增产,圭亚那等产油国也纷纷跟着增产,使当时油价达到16%跌幅。此外,关税贸易战除了影响美国和中国等经济体,对石油输入国造成的冲击,初步影响也开始显现。
风险管理公司Global Risk Management首席分析师拉斯穆森(Arne Lohmann Rasmussen)告诉彭博社:“我们预计今天油价将面临下行压力。市场愈发认为沙特会转变战略,从捍卫价格改向捍卫市场份额。”
全球经济不景冲击油市,星期三(4月30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两年来首度出现萎缩;中国制造业也陷入2023年末以来最严重萎缩。
另一方面,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Jamieson Greer)告诉福斯新闻台(Fox News),白宫将宣布首阶段贸易协议,不过还未跟中国贸易代表正式会谈。
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在一场讲话中提到,与北京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