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总量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官方并重申内需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今年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4个五年规划(“十四五”规划,2021年至2025年)收官之年,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星期三(7月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十四五”规划成果时,透露上述数字。
郑栅洁说,中国经济总量在“十四五”规划期间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经济总量的总和,也超过了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去年经济总量为134.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
郑栅洁也提到,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十四五”前四年经济增速平均在5.5%。他说:“我们国家这么大的体量和增量,在经受各种风险挑战的冲击下,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在经济发展史上应该是前所未有的”。
中国今年第一季经济增长5.4%,官方设定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
在回应中国GDP潜在增长率和增长拉动力变化时,发改委秘书长袁达表示,过去四年中国经历了国际环境剧烈变化等多重困难挑战冲击,但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5.5%的增长速度,其中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因此他强调:“没有强大的国内市场,就没有稳定向好的中国经济”。
中国政府正在制定从2026年开始的下一个五年计划(第15个五年规划,简称“十五五”规划),郑栅洁星期三在会上没有透露“十五五”规划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