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Nvidia)在周四承诺,对陷入困境的英特尔(Intel)注资50亿美元,获取4%股分。一般认为,该交易将协助英特尔的晶圆制造能力,让该公司次世代的制造技术更加稳固。分析师认为,如果英特尔为双方的联合产品供应和制造芯片,那么合作关系有助于英特尔满足在制造投资方面所需的产量。英特尔在14A制程方面的投资,将获得丰富回报。
另外,需要探讨的是英伟达的入股,对于英特尔x86技术扩展的助益,以及对笔记型电脑芯片的影响。
在周四下午的会议上,黄仁勋说,英伟达计划成为英特尔Xeon系列服务器CPU的「主要客户」。他说,合作关系将带来每年约250亿至500亿美元的商机。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运算设备可以被划分为两个阵营,一是运行某种ARM CPU核心,例如英伟达的Grace芯片,和苹果iPhone A系列的芯片。另一方面是围绕在英特尔x86技术所构建的装置,包括内含英特尔或超威(AMD)芯片的PC或服务器。
双方合作之后,一方面英伟达将在他的AI数据中心服务器中使用英特尔的CPU,将AI芯片延伸到企业领域;另一方面,英特尔将在个人电脑半导体中使用英伟达的AI技术。
关于第一点,黄仁勋说:「我们现在可以利用英特尔x86 CPU,将其直接整合到NVlink生态系统中,并创建这些机架规模的AI超级电脑」。
外界认为,软银集团希望安谋打造自家AI芯片,让英伟达与安谋的关系恶化。另外更直接的是,虽然英伟达对亚马逊、Alphabet、甲骨文等云端数据中心巨头销售AI芯片,但是在广大的企业数据中心方面,没有取得太多进展。此外,基于ARM技术的芯片本来就从未在企业数据中心取得进展。这次的合作让黄仁勋取得机会。
产业分析师认为,由于英伟达能更好地接触到英特尔的企业和政府客户,作为英特尔主要竞争对手,超威将成为大输家。
关于第二点,黄仁勋说,英伟达和英特尔的整合式CPU-GPU零件,将使得笔记型电脑拥有前所未有的功能。
黄仁勋说,目前英伟达在笔电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使用独立的GPU和工作站市场。但是笔电也有一个整合CPU和GPU的市场,可能是出于外形尺寸的原因,也可能是出于成本原因,也可能是电池续航时间的原因。
黄仁勋说,双方正在打造一款融合CPU和GPU的SoC,利用NVlink,将英特尔CPU和英伟达的GPU(RTX GPU)整合在一起,融合成一个虚拟的巨型SoC,将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整合显卡的笔记型电脑。
最后黄仁勋回避了成为英特尔晶圆代工客户的问题。英特尔的晶圆厂主要是生产自家的芯片,而英伟达芯片主要交由台积电代工。
黄仁勋说:「我们一直在评价英特尔的代工技术,而且我们将继续这样做」。
半导体业界分析,强强联手将扩大美国在半导体产业之影响力,未来补上芯片制造短板,完成美国总统特朗普MAGA野心。
外界担忧,台湾及韩国芯片制造优势将被削弱,相关设备业者指出,重要半导体生态系不易于美国完全复制,台积电胜在其文化及专注代工的商业模式,难以模仿;据悉,英特尔与英伟达协议并不包括委托英特尔制造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