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再有大型商业地皮流标,最新一幅位于东涌,连同今年5月东九龙启德商业地流标,已是半年内第2宗。启德和东涌商业地相继流标,既有地皮本身“先天不足”的问题,亦与香港大环境变化有关。疫情重挫经济,固然是短中期影响发展商入标的重要因素,更关键是香港经过反修例风暴、中美关系恶化等冲击,内外环境出现重大结构变化,无论在大湾区以至国际商贸中的角色位置,中长线均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商界投资趋向审慎,商厦空置率过去1年持续上升,中环、金钟等传统核心商业区亦不能幸免,发展商对于入标非核心区商业地皮,戒心自然更大。政府不想贱卖地皮,可以因应时势,将部分商业用地改作住宅用途,与此同时,当局亦应设法增强各方资本对香港的信心。
新区用地“先天不足” 大气候非港能控制
香港商厦市道和商业地皮招标情况,短短数年间出现了深刻变化。3年多前,中环美利道停车场商业用地招标,当局接获多达9份标书,最终这幅地王以市场上限估价232.8亿元成交,每方尺楼面地价高见5万元,不仅创下官地历史新高,比当时全港甲级商厦成交尺价最高纪录3.98万元,更要高出一截,“面粉”比“面包”还贵。时移世易,香港经历连番冲击,商厦市道不如前,发展商入标亦远比之前审慎。
去年初起,政府先后推出6幅商业地皮,成功售出者仅得两幅,位于启德的一幅,成交价为24.4亿元,至于备受注目的西九高铁上盖商业地王,去年底发展商虽以破官地纪录的422.32亿元投得,惟每方尺楼面地价只为13,345元,中标价接近市场下限。踏入2020年,疫情爆发重挫香港经济,各区甲级商厦空置率,由年初约6%升至超过8%,中环甲厦空置率升见近15年新高。现时港岛区甲厦的租金水平,较2018年高峰期回落三、四成,商厦市道疲弱,当然影响发展商入标意欲。
今年5月,东九启德逾200万方尺商业地流标;不足半年,位于东涌的一幅百万方尺新填海区大型商业地,亦以流标收场,当局仅收到3份标书,反映发展商兴趣不大。疫情旷日持久,经济阴霾重重,难言何时见底,政府不想贱卖土地,发展商则等好价才捞底,两幅招标地皮,本身亦有先天不足之处。启德新核心商业区和东涌新填海区,目前仍在起步阶段,建筑成本高,投资金额大,地皮回报期又非常长,发展商考虑投资风险,出价必然倾向保守,入标价未能达到政府底价,并不叫人意外。
大型商厦发展项目,由地皮招标到落成启用,一般需要5、6年时间。发展商入标策略,除了考虑眼前市道,同时也折射了对香港前景的看法。启德东涌大型商业地相继流标,不止因为发展商对投资非核心区商业地皮有戒心,还反映了更深层的问题。现今香港的内部和外部形势,跟3年前有天渊之别。香港经济定位一直是背靠内地、接轨国际,随着中美关系急剧恶化,香港夹处其中,不仅难再左右逢源,还成为华府打击对象,至于去年的反修例风暴,则彻底改变了政治、社会和民情面貌,香港跟内地关系亦出现了深刻变化。香港内外环境失去了以往的稳定性和可测性,无论在大湾区以至国际商贸中的角色位置,均面对很多不确定因素,营商环境无可避免受到影响。
东涌新商业区邻近机场和珠港澳大桥,从大湾区建设角度,理应有很大发展潜力,然而观乎本地民情和政治形势,香港要积极投入大湾区建设,面对不少阻力。大湾区力谷创新科技,未来将犹如一块大磁铁,成为各方人才和企业落户之地,“总部经济”为一个城市带来的发展动力不容小觑,至于能否吸引企业落户,则取决于营商环境。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不少内地企业仍然乐意在港设立据点,惟规模大小必受香港政治社会环境影响,一个对内地人充满敌视的社会,必然削弱营商吸引力。对于外资而言,现时香港的营商环境,显然也不如从前。反修例风暴令中央视香港为国家安全缺口,促成《港区国安法》的实施。当局再三强调立法目的是打击港独和外部势力干预,惟无可否认是,部分外资对香港政治环境有了更多忧虑。有调查显示,过去一年商厦退租个案持续上升,若以公司背景划分,跨国公司占比较重。当然,有关变化是否长期趋势,现在言之尚早,更不能简单归因于港区国安法实施,可是未来情况仍需密切留意。
尽力改善营商环境 因时制宜改划用地
香港长远营商环境,面对诸多不明朗因素,部分并非港人控制得了,然而仍有一些因素是香港可以控制和改善的,当局应该尽力而为,争取局部破局,随着时日更迭形势变化,或许可以迎来全局顺转之机。以目前香港的经济环境,部分大型商业地皮发展项目,未必能吸引发展商参与,当局应该因时制宜作出调节。香港缺地建屋,数据中心工业用地近年也颇为渴市,当局可以考虑将部分商业地改划作住宅地,又或改作办公室及数据中心混合用途,吸引发展商入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