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各国疫苗接种率陆续突破50%并逐步解封后,却又再发生新一波传播速度极快的疫苗,迫使欧美暂缓解封措施。据英美加等国统计数字显示,这一波在疫苗超过50%后才爆发的新冠疫情绝大多数都是在印度发现的Delta变异毒株,已几乎取代原有英国发现的Alpha毒株(也是目前台湾主要传播毒株),不过它对疫苗的杀伤力仍没有南非发现的Beta来得厉害。专家们提醒,只接种一剂疫苗仅具有33%有效性,接种2剂才能提升到81%,因此应尽可能完全接种,在接种2剂之前仍要严格进行防疫措施。
高阶半导体晶片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领域的重要商品,现在更成为美国对中国技术封锁的关键项目。由于美方的技术出口限制,高阶制程的晶片与设备都禁止向大陆出口,但中阶晶片也因疫情而出现短缺现象。大陆电子资讯专家表示,大陆将不再一味追求高阶制程,将采用退回策略,用成熟工艺满足一般性晶片的需要,以28奈米奈米晶片为国产新起点,争取在明年实现14奈米量产。
未来各国太空人将在中国的火箭发射场与天宫太空站上与中国太空人互动,显然中文会是主要语言,英语有可能会做为辅助语言。还没有学习中文的外国太空人,恐怕就得加把劲了,因为环境险恶的太空中,指令传达与理解错误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结果。至于有关太空领域的科学研究,也将会有愈来愈多的论文以中文发表。按此情势发展,中文即将成为新兴的国际太空语言,只要谨慎经营,中国成为太空强国也是指日可待。
愈来愈多的德国人愿意接受中国制造电动车的趋势,德国国际机动车制造商协会(VDIK)发言人迈尔(Peter Mair)表示,中国电动车进军德国的规模前所未见,德国人迟早会接受中国品牌,德国汽车现在面临的是类似上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所构成的竞争威胁。
日前传出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主持第3代半导体发展工作,以解决美国科技禁运政策对中国产业造成「卡脖子」现象,展示大陆官方科技突围的决心。产业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大陆矽基晶片制造领域仍落后于行业领先者有相当距离,要在几年内赶上西方数十年的发展成果实属不易,如果从与西方技术差距不大的第3代半导体着手,或许还能争个平起平坐或各擅胜场,在未来半导体技术竞赛中解决「卡脖子」问题,仍有相当大的胜算。
中国页岩油勘探获重大突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宣布,探明地质储量超10亿吨的页岩油整装大油田,成为中国目前探明储量规模最大的页岩油大油田。记者20日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获得上述消息。中国石油介绍,近三年来页岩油气领域接连获得重大发现。其中,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页岩油勘探捷报频传。
中国首个自主建造的太空站启用引起全球瞩目,这是中国太空探索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大陆自行发展太空站,与其他多种航空、航天、国防的技术发展路径,有非常相似的历程,就是在美方主导的西方国家进行技术封锁后,被迫自主研发关键技术,此后才出现突破性发展。未来是否会在其他遭技术封锁的领域上获得突破,很多专家都认为,这也只是时间问题。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