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香港楼市在经历七年低迷后,有望迎来四至五年的上升周期。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普拉文‧乔达里(Praveen Choudhary)等人在6月19日的报告中指出,随着大陆买家加快入市、资本市场回暖,以及利率近期大幅回落,香港楼价有望触底反弹。
受地缘政治变化和日元贬值影响,国际热钱今年以来流向日本房地产市场,首都东京的房产买气尤其红火。在众多投资者当中,旅日中国人口剧增和中国热钱大规模流入,尤其引起日本舆论对日本房地产的“中国化”感到忧心。根据拒搬迁租户的说法,负责管理公寓的C物业管理公司虽然回应称,涨房租是因为各种公共事业费调高,但后来发生的一些事让这些租户相信,大幅调涨房租是为了将他们逼走。租户由此发现,公寓业主已换成中国投资者。
随着英国房地产市场逐渐回暖,分析师预测买方市场即将在2025年内到来,购屋者将拥有更大的谈判空间。专家认为,市场情绪正从此前的惶恐逐步转向「谨慎乐观」,但利率政策和取消印花税减免的潜在影响仍不容忽视。
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Donald Trump)日前宣布,将对中国产品在原有的关税基础上额外加征10%关税,但中国企业也不是省油的灯,《华尔街日报》撰文揭秘中国企业的「转运」之术,多年来成功避开美国关税。 除了橱柜领域,近年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更发现用于掩盖床垫、太阳能电池板、钉子和石英台面原产地的转运方案,防不胜防。
全球永续行动不停歇!欧盟为了体现「新欧洲包浩斯」(NEB)计划,将针对位于西班牙塞维利亚的新联合研究中心大楼(JRC),进行太阳能屋顶改建,确保建筑物落实净零碳排,减少碳足迹。 欧洲拥有多座百年建筑,是文艺复兴及历史的见证,却也带来大量的能源消耗。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研判,中国楼市目前处于摸底阶段,需观察后续政策能否尽快落实,预计楼市拐点可能在2026年出现。中信建投研报认为,参考国际经验,包含美日等5国房价过去下行周期5至10年,跌幅约20%至40%来看,研判中国房价有望在2026年前后止跌回稳。
木制数据中心的建造方式,是使用交叉层压木材(CLT),将云杉、松树或花旗松等木材,以3到9层的堆叠方式黏合,并将其压制成实心面板,最后用一层薄混凝土层作为最外层的防水层,届时CLT会形成一层具保护功用的碳层,能够长时间保持结构完整性。
减碳需有实质行动,更需要具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抛砖引玉,成为中小企业的好榜样,世界工业集团百强之一的圣戈班(SAINT-GOBAIN)就是最好的典范!日前,圣戈班子公司certainteed Canada Inc.推出全新低碳石膏墙板系列(CarbonLow™)产品,其含碳量可减少高达60%,将于2025年在加拿大销售。
ESG浪潮逐步吹向房地产,使永续计划再也不是房产的子分类,而是主要核心。现在不少投资者将眼光投向「拥有ESG能力的公司」,可见不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在逐步转型推展ESG业务。但到底谁在落实ESG策略却鲜为人知,因此近年一间名为Measurabl的公司,推出房地产永续发展数据管理报告平台,让企业、投资者都能享有透明信息。
经常接触模型、公仔的设计家们,一定对3D打印不陌生。3D打印技术又称为「积层制造」,能够将可固化的材质一层一层堆叠成立体形状,因此也常用于制造模型、汽车与飞机零件等,好处是比起传统零件的制造速度更快,而现在甚至有3D打印住宅,成为一种高效、低成本且永续的建筑选项。
任何了解近20年房地产市场的人都知道,在许多国家买房子变得更困难。一份最新「人口统计国际住房可负担性报告」(Demographic International Housing Affordability)列出十大最难负担房价的地方,第一名是香港,而美国西岸与夏威夷有五座城市进了前十名。
中国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跌至八年来最低之际,路透社一项民意调查预估,今年中国新房价格将下降5%,地产销售可能萎缩10%。这与2月调查预估新房价格下降0.9%、销售下滑5.0%,投资降6.1%相比,更为悲观。
中国4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下跌速度为九年多以来最快,降幅也有所扩大。路透社根据统计局的数据计算得出,中国4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6%,降幅大于3月份的0.3%,价格下跌速度是自2014年11月以来最快。数据显示,该房价已连续第10个月下跌。
全球住房短缺抑制了移民推动的经济增长,分析认为,与其为此限制移民入境,各国政府应该增建住房,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过去数十年,移民大量涌入协助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摆脱了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带来的人口下降问题。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