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6日美国太空总署(NASA)公开说明毅力号(Perseverance)火星探测车动态时宣布,毅力号已经在火星一处古老湖床上的石块中,发现了很可能与生命有关的有机物。 NASA计划在2030年前往火星运回发现生命迹象的样本,预计2033年返回地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研制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实现了重复飞行试验验证。这也是中国首次实现液体火箭动力的重复使用。 液体火箭发动机作为航天运载器的主要动力装置,具有性能高、任务适应强、技术难度大、研制周期长等特点,也是航天运载器最复杂的产品之一,因此其可重复使用成为实现航天运载器重复使用必须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
国家航天局发布消息称,探月工程4期任务已获批准,这项工程将包括嫦娥6号、嫦娥7号和嫦娥8号任务,预计在未来10年之内陆续实施,内容将包括月球采样返回、月球背面任务、月球南极探测与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等。
9月3日由航空工业一飞院研制的「启明星50」大型太阳能无人机在陕西榆林首飞成功。 「启明星50」大型太阳能无人机在17时50分起飞,在空中飞行26分钟之后于18时16分着陆完成首飞任务,飞机状态良好,各系统运行正常,首飞圆满成功。
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拍摄了令人惊讶的新照片,这次的目标是有「幻影星系」(Phantom Galaxy)之称的M74螺旋星系,红外线谱下的M74,排除了过亮恒星的干扰,清楚呈现了星系的结构,是科学家研究星系演化的重要资料。
美国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星期一(8月29日)因引擎故障推迟发射。该火箭原定于当天发射升空,执行“阿耳忒弥斯1号”无人绕月试飞。当局尚未明确新的发射日期,但说第一个备选日期是当地9月2日。
中国科考船“远望5号”星期二(8月16日)如期停靠了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远望5号将在汉班托塔港停泊三天,目的是储备燃料、食物和其他必需品。
南京航空航太大学研究团队说,他们已打造并测试了能在空中高速飞行的无人潜舰原型。研究人员说,这款无人潜舰能执行各式民用和军事任务,如检视水雷等。他们指出,这款潜舰靠4个推进器,可以缓缓接近水下目标,并在一个区域停留很长一段时间。
中国海油昨天发布消息,亚洲最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恩平15-1中心平台在珠江口盆地完成整体浮托安装,这标志着我国超大型海洋油气生产设施设计建造和安装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俄罗斯宇宙太空局(Roscosmos)新局长尤里•鲍里索夫(Yury Borisov)表示,俄罗斯将在2024年之后「结束国际太空站的相关事务,将建造自己的太空站」。这可视为俄罗斯结束几十年来和美国的太空技术合作。
问天实验舱星期天下午2时22分左右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搭乘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此问天实验舱也是继天和核心舱之后,中国空间站第二个大型舱段,主要功能是展开生命科学研究,配置了生命生态、生物技术和变重力科学等实验柜;未来航天员还将在这些实验柜种植植物、饲养小动物、培育微生物等。
经过逾两年的筹备,由深圳东海航空董事长黄楚标创立的大湾区航空星期六(7月23日)在新冠疫情下首航,首班机上午10时半从香港飞往曼谷,有旅客早上在湾航柜位办理登机手续。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