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矽谷银行(SVB)揭露钜額亏损导致美国银行股于10日重挫后,美国联邦监管机构11日宣布将矽谷银行关闭,成为美国自雷曼兄弟以来最大银行倒闭案。英国央行也宣布,准备将矽谷银行的英国分行(SVB UK)纳入破产程序。消息一出引发加拿大金融股暴跌,市值蒸发近200亿加币。各界担忧发生银行、加密货币挤兑等骨牌效应进而引发金融危机,但美国财政部长叶伦10日出面安抚市场,强调美国银行系统仍然充满韧性。
美国知名投资家吉姆·罗杰斯说,作为全球主要制造业中心和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消费市场,中国经济复苏将提振全球需求,缓解供应链紧张形势。被问及如何看待中国优化防疫政策后,各大机构纷纷调高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罗杰斯说,中国进一步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后,对全球经济的利好明显。作为全球主要制造业中心和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消费市场,中国经济复苏将提振全球需求,缓解供应链紧张形势。
尽管美国科技领域不断传出裁员消息,但其他行业为应对市场强劲需求,正试图通过招聘或加薪留住员工。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12月的失业率为3.4%,创196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且申请失业保险的人数几乎没有增加。 经济师认为,有许多因素促使雇主倾向留住员工,包括招聘难度和培训成本过高,以及仍无法填补新冠疫情后的人员短缺。
美国服务业2月扩张幅度超出预期,一项衡量订单的指标攀升至逾一年高位,就业人数增加。供应管理学会(ISM)服务业指数基本持平,报55.1,超过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54.5的预估中值。指数高于50,表明服务业处于扩张区域。
国际需求呈现断崖式下跌,中国多个港口空置集装箱箱堆积已创下历史新高。港媒报导称,深圳盐田港堆放的集装箱箱已达6、7层楼高,即将冲破开港29年以来最大空集装箱箱堆积量。报导说,事实上不只是中国外贸承受压力,根据日本海事中心一月的数据,整个亚洲出口都在下滑。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美东时间3月1日在向国会提交的拜登政府《2023年贸易政策议程和2022年度报告》中说,将继续实施有针对性的对华301关税豁免程序,并保留在必要时进一步进行关税豁免的选项。该办公室表示,拜登政府2023年的贸易议程将侧重于在传统自由贸易协定之外创建新的框架,并实施现有的贸易协定。
苏富比正在从长期以来的业务立足点香港向中国大陆扩张,看好中国的富裕阶层,而无惧经济放缓担忧。这家拍卖行巨头今年将扩大上海代表处,并直接在中国大陆展开交易。虽然它早在1994年就这么做过,但由于香港的亚洲艺术中心地位,后来中国大陆的销售活动被并入香港举办。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中国外汇」2月27日消息,近期,有观点质疑2020年至2022年中国中国贸易投资顺差合计近1.9兆美元,但外汇储备、外汇存款等数据未获同步增长这一问题。厘清贸易投资顺差去向,需要从中国整体对外资金来源与运用角度观察,而不应简单地把贸易投资顺差对应于外汇储备、外汇存款等数据变化。
麦当劳今年1月底时表示去年他们在中国新开700间分店,今年打算再开900间,计划在中国增开新店数量居各国之冠,也比要在美国国内新开店数2倍还多。麦当劳财务长波登(Ian Borden)告诉投资人,纵因COVID-19防疫限制一度让他们在中国的业绩逐年下滑,增开新店计划仍要持续推动。
对于今年的各类消费支出品类做了划分,包括了餐饮、旅游、奢侈品、房地产、汽车等。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民以食为天,吃始终是刚需,与餐饮和食品相关的品类通常会占据最高的需求比例。
作为全球最大消费群的来源地,中国市场重新开放,再次把许多奢侈品牌股票带回舞台中央。欧洲的国际奢侈品股票在今年开年以来就已经上涨了15%,表现不但超越了欧洲股市的整体3%升幅,也轻松赢过美国股市上升9%的表现。在当前的高通胀环境中,奢侈品股更是处在一个很有利的位置。在通货膨胀开始蚕食许多公司的盈利率的当儿,这些奢侈品牌公司却可以轻松地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客户,而客户还乐得排队抢购。
英国规模最大的四天工作制试行计划在2022年6月至12月展开后,九成的英国公司过后没有恢复五天工作制,三分之一公司还准备永久实行四天工作制。这项试行计划共有61家机构的约2900名雇员参与,他们在四天里工作34个小时;工资不变。其中,56家公司(占92%)选择继续作此工作安排,其中18家是永久改为四天工作制。
美国政府对大陆发起一波波贸易战与科技战,近日拜登政府更考虑全面切断华为进口美国任何产品的管道。对此大陆官媒引用美学者看法,美国对大陆采取一系列措施,这种认为全球经济繁荣只是零和博弈的想法是错误的,大陆崛起并不一定意味着美国就要衰落。官媒最后向白宫喊话,美中勿「脱钩断链」,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应以深化合作、经济深度融合,可以从对方发展中获益。
「德国对中国贸易创历史新高」。德国《南德意志报》当地时间8日报导称,尽管存在对中过度依赖的政治警告,但德国与中国的贸易去年仍升至历史新高。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当日公布的数据,德中去年的商品贸易額约为2980亿欧元,比2021年增长约21%。中国也因此连续第七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交易伙伴。
随着中澳关系回暖,两国贸易正逐步恢复。目前有至少两艘载有澳洲煤炭的船只已抵达中国,七艘正在前往中国的途中。有迹象显示,两国的龙虾贸易也将重启。除了煤炭,有迹象显示澳洲与中国的龙虾贸易可能即将恢复。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