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衰退迹象愈来愈明显,欧洲汽车制造商认为,为了度过这场即将来临的经济风暴,他们必须转向美国和中国寻找避风港。在欧盟与美国都在讨论如何减少对中国依赖之际,德国知名车企宝马与大众的CEO随着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前往北京,因为他们认为,面对经济衰退,「中国不是风险,反而是个机会。」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审计官员提前完成了对中资公司的首轮现场审计工作,显示中美审计合作取得进展,以避免阿里巴巴和百胜中国等数百家中企从美国股市摘牌。 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数十名审计官员最快本周末离开香港,早于原定的11月中旬离境期。这些知情人士称,尽管中国监管机构要求删节特定信息,审计工作仍取得进展。
美联储加息带来的两种后果:一是加息导致更加强势的美元指数,从而对其他国家货币和金融机构形成巨大的冲击,比如日元贬值的风险、英国养老基金抛售危机以及其他国家和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美国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回落,将导致全球金融市场风险持续下去并可能进一步扩大。其次,美国强劲的劳动力需求主要来自住宿和餐饮、医疗保健、交通仓储等生活服务业,金融、科技等领域受加息以及美元升值等因素影响出现广泛裁员和收益放缓现象,此前这些强势行业受益于低利率政策下的资产价格膨胀,拥有很多能够决定美股走向的核心公司。
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今天再度宣布一口气升息3码,以对抗依然居高不下的通膨。这次是美联储今年以来连续第4度升息3码。美国通膨接近40年高点,美联储连4度决议升息3码,主席鲍威尔预告升息循环顶点可能高于先前预测,并说现在谈停止升息言之过早。美股闻讯倒地,道琼指数终场跌逾500点。
日本调查公司数据显示,日币在4月至9月期间狂跌,因进口原材料过高而倒闭的日本企业有159家。另外,在一般老百姓的生活里,多达2万零743种生活必需品及基本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为了稳定日本币值,日本财政部长铃木俊一在10月份投入了6.3499万亿日元干预汇市。此外,分析认为,日元贬值归咎于日本央行仍继续实施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政策。根据《每日新闻》发表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55%的民众认为有必要改变这一政策。
“总之,最糟糕的情况尚未到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在10月修改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发出这样的警告。IMF预测2023年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1%,中国也仅为4.4%。全球总体经济增速有10~15%的概率会降至1.1%。
二十国集团(G20)达成六项关键行动计划,旨在建立一个更强大的全球卫生架构,让防疫程度不同的各国协力为未来应对大流行做好准备。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的卫生部长布迪星期六在记者会上说,全球地缘政治持续紧张,但各国的卫生部长和专家坚持努力,要让各国摆脱冠病大流行,并朝防堵病疫大流行的方向迈进。
据德国《商报》周四报道,共有12名德国企业代表将陪同朔尔茨出访,其中包括大众汽车总裁布鲁姆(Oliver Blume)、西门子总裁傅乐仁(Roland Busch)、默克集团执行长葛丽鹤(Belén Garijo)、德意志银行执行长索英(Christian Sewing)和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薄睦乐(Martin Brudermüller)。
在德国总理朔尔茨批准中资购买汉堡港25%股分后,德媒27日引述政府消息人士称,德国政府还计划批准中国收购德国埃尔默斯半导体技术公司的芯片厂。艾尔默斯是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多特蒙德的德国半导体产品制造商,为汽车行业提供特定应用的集成电路。
加统计局说,加拿大人口持续老龄化,生育率低于人口更替水平,移民已成为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以移民在总人口中的占比计,加拿大在西方七大工业国中居首。加统计局说,加拿大人口持续老龄化,生育率低于人口更替水平,移民已成为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这一机构预测,若按现有趋势,到2041年,移民可占到加拿大人口的29%至34%。
从欧盟国防策略、如何应对能源危机、与中国的关系,到财政政策,法国和德国近来在越来越多问题上出现分歧。法德领导人缺乏火花,都在争夺欧盟主导地位,以及更广泛的战略分歧,是两国同床异梦的原因。
印度尼西亚海洋事务与投资统筹部长卢胡特说,印尼准备把禁止镍矿石出口的成功模式复制在其他矿物原材料,以鼓励矿产冶炼和下游产业的发展,在2024年将出口额推高至3000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
英国保守党党魁选举尘埃落定,前财长苏纳克作为唯一候选人,自动成为党魁,并将出任首相。这将是英国历史上首位印度裔首相,也是英国200多年来最年轻的政府首脑。苏纳克确定成为党魁后即刻同保守党议员闭门聚会,他指出保守党面对生存危机,须要全党上下团结一致应对。他强调确保经济稳定,是他的首要任务。
来自英国各地的抗议者长途跋涉到伦敦,参与星期六(10月22日)的全国回归欧盟游行。警方估计约有1万5000人参与游行。英国首相特拉斯的小型财政预算引发经济危机和辞职宣布引发政治危机,一些欧洲领导人、学者和媒体认为,英国脱欧是英国陷入政治动荡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