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美国、欧洲与日本的学术界注意到一个令他们警惕的事实:中国的科研人员在全球科学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与影响力,已经超越美英日德等传统的科技大国。西方科学界一些批评家仍对中国科研人员的论文质量与科研层次有所质疑,但更多深入的研究证明这些瞧不起中国科研进展的人只是刻意的傲慢与驼鸟心态,许多西方研究人员认为必须正视中国在科学研究领域崛起的事实,并且不只将它视为挑战,更应该做为西方科学界的机遇。
加州科技业裁员潮持续发酵,Google母公司Alphabet宣布裁减旗下生命科学企业15%人力。经济学家说,数据显示湾区整体失业率仍非常低,还没有出现网络泡沫时代的衰退迹象。
华为公司多年来持续推动光纤宽带升级,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中国国内宽带应用已经跨越了传统的铜线宽带,进入全面普及的千兆光纤宽带时代。华为让每个用户在家庭任何地方都能通过Wi-Fi 6接入,做为为光纤宽带体验的基本要求。
在美国制裁围堵之下,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公司正积极扩大专利授权。据路透24日报导,华为方面22日披露,公司2022年获得专利收入,将连续第二年超过其支付给其他公司的专利费用。
华为公司已经决定,延长给诺基亚的专利授权协议。 华为和诺基亚的续约进展表明,尽管美国指责华为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并对其施加制裁,华为在网络技术方面继续领先,市场对取得华为下一代通信专利的需求依然强劲。 美国的科技出口限制削弱了华为的智能手机业务,并限制了它向发达市场销售高级设备,但华为正试图开拓新的市场和业务。
美国硅谷是许多科技人才梦寐以求的工作地点。然而,全球经济疲软导致多家美国科技公司宣布大范围裁员或暂停招聘,这给修读电脑工程和数据科学的学生带来巨大的冲击。22岁的安娜莉斯自小就想去谷歌(Google)这样的知名科技公司做软件开发,所以高中时期选修电脑科学课程,有机会到微软(Microsoft)实习。升上华盛顿大学后便主修电脑科学,在脸书(Facebook)获得了令人羡慕的软件工程实习机会。
中国长征二号丁遥四十五运载火箭9日2时31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创造多个国际中国第一,星箭均由中国航太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是常温液体二级运载火箭,具有「可靠性高、经济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可支持单星、多星并联、串联、搭载等多种形式的发射需求。其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可达1.3吨(轨道高度700公里)。
自然指数针对全球主要城市和都市圈2021年科研产出的分析显示,北京再次位居全球科研城市榜首,纽约都市圈保持第二位,上海从2020年的第五位升至第三位,超过波士顿都市圈和旧金山湾区,这两个地区目前位列第四和第五位。北京自2016年超过纽约都市圈成为科研城市榜首以来,一直保持在第一位。
美国扩大芯片及设备出口限制,甚至禁止美国人(包括持美国绿卡者)需经美国政府核准才能为中资企业工作,《金融时报》估计,约有200名持美国护照的人员在中国大陆半导体公司工作,可能多半都会选择撤离中国。另一方面,自川普2019发布「中国行动计划」到2021年间,已有近4000名在美国工程、电脑、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等科研机构服务的华裔科学家,回到中国大陆工作。
多年以来专利申请数量一直高居首位的中国,现在专利申请的质量也逐步提高,最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报告指出,中国的有效专利数量已经超过美国,跃升为世界第一。
最近几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技术研究领域也在不断突破,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高质量论文。今年初举行的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 2022)会议上大陆加上港澳总计30篇入选,到了明年初的ISSCC 2023会议上,中国大陆论文入选数将首次超越上一届排名第1的美国与第2名的韩国,提交的论文数量在2023年的会议上将名列第1。
从美国前往中国发展半导体产业的传奇人物尹志尧(Gerald Yin),在中国耕耘已经18年,他坚信自己一手打造的公司将跻身全球半导体设备领域强者之列。如今在美国芯片禁令下,他提倡的全球产业一体化已经瓦解,尹志尧这位美籍华人的毕生事业也陷入不确定性。
美籍华裔数学家张益唐称,他已经证明了数学上著名的“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目前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担任教授的张益唐,星期二(11月8日)上午面向北京大学师生和公众发表有关证明这一猜想的演讲。张益唐说,在本质上,他已经证明了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只是像他此前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结果一样,结果还可以被改进。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