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制裁名单上的中国公司华为和海康威视最近雇佣更多前美国国会议员和官员,为其在美国国会和政府展开游说。美国国会游说登记网站的资料显示,过去一个月来,华为新雇佣了多家游说公司,其中三家是由前美国国会议员或熟悉美国国会和政府事务的前官员创立,包括前共和党众议员李·特里(Lee Terry)、熟谙国会事务和运作的格兰·雷诺尼昂(Glenn LeMunyon),以及精通白领犯罪的律师史蒂芬·本哈克(Stephen Binhak)。
全球芯片短缺,中国A股半导体板块风头正盛。截至7月6日收盘,从3月24日低点至今三个多月的时间,中国A股半导体ETF涨幅达49.79%。截至7月6日,已有90家半导体企业进入A股IPO程序。中国半导体行业生态愈加活跃,在一二级市场,国家大基金二期、高瓴资本、高毅资产等投资机构,比亚迪等知名企业纷纷布局半导体赛道。
中国千亿人民币市值半导体巨头闻泰科技拟收购英国最大芯片制造商纽波特晶圆制造公司(Newport Wafer Fab(NWF))的传闻落定。闻泰科技昨晚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NexperiaB.V)与Neptune 6 Limited及其股东7月5日签署了有关收购协议。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间接持有纽波特晶圆制造公司100%权益。
日本日产汽车昨天宣布将与其中国电池供应商——中国远景科技旗下的远景动力合作,投资10亿英镑在英国建设一个超级汽车电池工厂,以支持其向纯电车型产品线的过渡,以及研发全新电动车型。这家超级工厂(Gigafactory)将建于英国北部桑德兰,毗邻日产在欧洲的最大工厂。
高阶半导体晶片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领域的重要商品,现在更成为美国对中国技术封锁的关键项目。由于美方的技术出口限制,高阶制程的晶片与设备都禁止向大陆出口,但中阶晶片也因疫情而出现短缺现象。大陆电子资讯专家表示,大陆将不再一味追求高阶制程,将采用退回策略,用成熟工艺满足一般性晶片的需要,以28奈米奈米晶片为国产新起点,争取在明年实现14奈米量产。
日前传出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主持第3代半导体发展工作,以解决美国科技禁运政策对中国产业造成「卡脖子」现象,展示大陆官方科技突围的决心。产业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大陆矽基晶片制造领域仍落后于行业领先者有相当距离,要在几年内赶上西方数十年的发展成果实属不易,如果从与西方技术差距不大的第3代半导体着手,或许还能争个平起平坐或各擅胜场,在未来半导体技术竞赛中解决「卡脖子」问题,仍有相当大的胜算。
中国首个自主建造的太空站启用引起全球瞩目,这是中国太空探索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大陆自行发展太空站,与其他多种航空、航天、国防的技术发展路径,有非常相似的历程,就是在美方主导的西方国家进行技术封锁后,被迫自主研发关键技术,此后才出现突破性发展。未来是否会在其他遭技术封锁的领域上获得突破,很多专家都认为,这也只是时间问题。
日前华为旗下哈勃投资公司揭露了投资科益虹源光电技术公司的讯息,让外界认定华为已着手布局生产光刻机领域相关技术,科技产业界也议论纷纷。不过,半导体产业技术十分复杂,华为涉入此一领域多半也只是配合政府政策支持一下技术自主的决心,虽然此举在大陆极为振奋人心,但要在数年之内赶上集全球数十国各种领域尖端技术的高科技设备,显然有极高难度。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