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因疫情取消的巴黎航空展,睽违4年之后,日前在巴黎近郊勒布尔热(Le Bourget)开幕。5月首次实现陆制中型飞机C919飞行的中国商用飞机(COMAC),其展区吸引众多航空人士参观。日媒指出,中国企业在巴黎航空展上的存在感大增,试图在全球飞机产业中「分一杯羹」。
6月27日,空巴亚洲总装生产线首次向欧洲航空公司客户交付客机。当天,匈牙利威兹航空(Wizz Air)从位于天津的空巴亚洲总装线接收一架A321neo飞机。交付仪式中,威兹航空透露,未来六到七年将继续接收300余架空巴飞机,首次从天津顺利交付后,未来会在天津接收更多的飞机。
矢志研发新一代超音速客机的大噪科技(Boom Supersonic),在巴黎航空展宣布更多的超音速客机细节,包括新的供应商协议,以及最核心的涡轮扇引擎技术规格。超音速客机最大的问题是激波,它是一场横扫环境的冲击波,会对地面造成极大的音浪,甚至破坏力。协和式客机在服役期间,只能在海洋上空才能达到超音速,这限制了协和式的航路,只能在大西洋两岸飞行,无法开拓其他地方。因此「序曲」将会应用最新的降噪科技,期望飞行噪声与一般客机差不多。
香港国泰航空行政总裁林绍波星期天(6月25日)公布,国泰暂时预计今年将在中国大陆招聘200至300名空中服务员,未来会继续扩大。国泰航空本月较早前宣布,将优先在往返中国大陆的航班安排会普通话的空服人员,并在7月启动在大陆的招聘活动。
面对油价再次高涨,以及降低碳排的考验,航空业也必须全盘检讨现有的碳排放问题,现在的航空发动机都太消耗燃油,碳排放也太高了。这使得40年前曾被放弃的一种技术再次复活,也就是介于涡轮喷射与螺旋桨动力之间的「桨扇式发动机」(Propfan),它的外型相当独特,如同涡轮风扇被装到引擎罩之外。
近日全球最大规模的航空展览巴黎航展开幕,波音、空客等民航巨头擘都在航展上展出最新航空产品,中国商飞也在会上展出ARJ21、C919等已服勤的飞机,值得注意的是,同时还有一款可载320人、航程1.2万公里的全新远程宽体客机展出,很可能是最新设计的新机种。
美国智库收集的卫星图像显示,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罗斯海新站,自2018年以来首次恢复建设,预计将于2023年竣工。根据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的报告,科考站位于南极罗斯海附近的难言岛(Inexpressible Island,又称恩科斯堡岛),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包括一个带有卫星地面站的天文台。
无人机公司大疆创新在视频平台发布新以香港为拍摄背景的新产品Inspire 3宣传片,被指可能没有获得豁免,便在属于禁飞区的维港上空拍摄夜景,违反香港《小型无人机令》。
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JF-22超高速风洞近日通过专家组最后验收,这项可模拟高达30马赫的高超音速飞行环境的风洞,将投入往返太空运输系统和超高速飞行器研发。不过美国专家却狂吐酸葡萄称,30马赫的速度只会用在月球和火星重返任务上,没有什么实际的军事价值。 这项名为「爆轰驱动超高速高焓激波风洞」简称JF-22超高速风洞,始建于2018年,2021年8月建成。风洞长167米,直径4米,实验气流速度每秒可达3至10公里。
美国一项新研究证实,一个异常暗淡的遥远星系是宇宙中第一批星系的典型代表,正是这类星系的光芒“撕裂”氢原子的迷雾,结束了宇宙幼年的“黑暗时代”。 新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对宇宙演化至关重要的再电离(Reionization)过程。 研究员指出,受限于观测技术,此前人们发现的最遥远星系大多比较明亮,且数量稀少,在早期星系中不具备代表性。理论认为,对宇宙再电离作出主要贡献的应该是众多低亮度星系,但它们被中性氢原子包裹,难以观测。
专精中型商务客机的庞巴迪航天公司(Bombardier Aviation)表示,他们正在积极研究Ecojet混合翼飞机(blended-wing),已提出第2种原型机概念。此种飞机外型优美,而且具有好的升力,更低的阻力,以及更大的燃油内载空间。不管是飞行翼,或是混合翼,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机身空间很大」,与传统的管式机身来比,混合翼飞机的的截面呈现扁椭圆形,也就有更大的内部空间。
随着全球疫情降温,观光业也迎来复苏,想趁着暑假出国走走,却苦恼不知该选择哪间航空公司吗?国际知名的航空评鉴网站AirlineRatings.com今(31)日公布2023年全球最优良的25家航空公司,新西兰航空(Air New Zealand)以创新设计赢得满堂彩,夺下第一;而台湾的长荣航空表现也十分亮眼,胜过日本的航空公司,站上第8名。
中国东方航空2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执行MU9191航班从上海飞往北京,130多名旅客率先体验这款国产大型客机的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然而,C919虽被称为「国产大飞机」,但许多零组件事实上仍仰赖西方企业,国产化率约60%。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打造的模拟火星栖息设施,2023年6月将迎来四名志愿者入住一年,以便了解人类在长期与世隔绝的火星环境中的生活情况,为将来航天员探索火星做准备。 这个名为“阿尔法火星山丘”(Mars Dune Alpha)的火星仿真设施建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面积160平方米。由3D打印而成的栖息设施,有睡房、健身房、休闲区和可种植蔬菜的垂直农场等。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