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总长为69.83m,型宽10.9m,型深5m,服务航速17.5kn,排水1430吨。由2个1500千瓦的双全电力吊舱推进,3台1520千瓦的柴电机组供电,配员50人。船舶可实现四级海况正常科研教学,六级海况安全返航。相对于常规船舶,该船设有智慧设备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学实训室,满足科研人员的研究和学生的实训需求。此外,通过数位孪生技术实现场景重建,能够达到虚实融合教学实训效果,具备较为先进的智慧化教学水准。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发布最新公告,披露其购买中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计划和价格,其中每架C919报价已上调至1.08亿美元,但该价格仍低于波音和空客的同机型飞机。引进机型包括六架C919和11架ARJ21。据生产商中国商飞2024年目录单价,C919单价为1.08亿美元,ARJ21单价为3800万美元,总投资额达10.66亿美元。
随着疫情趋缓,各国旅客纷纷出笼,旅游数据公司OAG最近公布2023年全球「最忙」航线,在国际航线部分,由往返马来西亚吉隆坡(Kuala Lumpur)与新加坡的短程航班夺下榜首,一共卖出490万个座位。而国内航班方面,最忙碌的路线不在美国或中国,而是连接韩国济州岛和首尔金浦机场的航班,至于全球最繁忙的机场,则是美国亚特兰大国际机场(Atlanta Hartsfield-Jack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
德国航空巨头汉莎航空(Lufthansa)今天宣布已向波音(Boeing)与空中客车(Airbus)分别订购40架飞机,总价约90亿美元,以推动机队现代化。汉莎航空董事会成员凯瑟尔(Detlef Kayser)表示,「我们正加速推动公司史上规模最大的机队现代化进程。」
英国国防部今天表示,英国、日本和意大利已签署一项国际协议,目的在于开发先进的超音速隐形战斗机,希望这架战斗机能在2035年升空。此前一年,三国藉由合并英国和日本各自的新一代战斗机计划,展开第一项重大国防工业合作。
由同温层发射系统(Stratolaunch)团队所开发的世界最大的飞机「大鹏」(ROC),准备要发射「泰龙-A」(Talon-A)高超音速飞行器,团队刚刚完成「泰龙-A」的空中燃料装填实验,在确定安全无误后,下一回就要正式点火发射了。研究团队并不满足仅是军用高超音速飞行靶,他们期望大鹏巨型飞机将来可运载更可飞向地球轨道的太空船,成为太空运输载具。
维珍航空公司一架100%使用永续航空燃料(SAF)的客机今天完成英国伦敦飞美国纽约行程。低碳燃料在航空业当前燃料组合中占比极其微小,这趟行程尽显这种选项的潜质。这不是航空业为凸显降低碳排放抱负,呼吁政府支持而首度进行的示范之举。事实上,今天这趟行程只搭载维珍集团(Virgin Group Ltd.)亿万富豪创办人布兰森(Richard Branson)和其他几个人,而且返程还是会用传统航空燃料。
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也是联合国认可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已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北斗系统民航国际标准化工作是其全球民航应用的基础。日前,包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标准和建议措施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0最新修订版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
神舟十六号载人太空船不久前顺利返回地球,带回中国空间站第五批22种样品,交付科学家展开科学实验,其中,为探索太空对有机体影响,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舱外的生物学暴露实验装置,是由大连海事大学设计,并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太空科学中心共同研制。随着实验样品返回交付,显示该装置已顺利完成「舱外安装—实验—回收舱内—再出舱」及第一批生物学暴露实验样品返回的全流程工作。
由于法国空中交通管制系统需要升级,大巴黎地区数座主要机场将于明年1月、2月取消1万多个航班。 相关单位建议航空公司,从明年1月9日到2月14日之间,从巴黎戴高乐机场(Charles de Gaulle)、欧利机场(Orly)、勒布尔热机场(Le Bourget)和博维机场(Beauvais)起降的航班数量应减少20%。
原为中国与俄罗斯共同开发的C929双通道远程大型客机终于复活,并正式立项。这款280座、12000公里航程的双通道客机将以波音767为主要竞争对手,成为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架远程宽体客机。目前计划采用一系列最先进的技术与材料打造,预计在2030年进行首飞。
中国民航客运市场需求旺盛,行业客运规模创季度历史新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实现前三季度盈利,打响扭亏第一枪。全行业三季度完成运输航空飞行340.9万小时,同比增长73.4%,较2019年同期增长7.1%;累计飞行137.3万架次,同比增长65.7%,较2019年同期增长5.5%。通用航空飞行39.6万小时,同比增长7.0%,较2019年同期增长35.2%。全季度未发生运输航空事故,展现安全运行态势总体平稳。
美国宇航局说,从45亿年前小行星贝努(Bennu)采集的样本含有丰富的碳和水,这为地球上的生命源于外太空的理论提供了更多证据。NASA说,贝努样本中发现的碳含量比预期还高,仍须进一步研究来确认所发现的碳化合物的性质。若能揭开贝努的岩石和尘埃中蕴含的秘密,将有助于人类了解太阳系如何形成、地球上的生命如何孕育,以及须采取哪些措施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