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中,「北斗七星」曾是中国人寻找方向的可靠坐标,祖先用它们定方向、辨四季、看时辰。随着科技进步,「北斗卫星」代替「北斗七星」,把这套定位系统装上农业机械或无人机,在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从播种、插秧、喷洒农药到收割,可实现24小时无人化自动管理,节省大量人力成本。
在黑龙江建三江销售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徐磊表示,不管是拖拉机还是插秧机,「只要是有方向盘的,都可以装上这套系统,通过天上的北斗卫星信号为车辆导航,精确度达到正负2.5公分。由于精确度提高,插秧和收割的正确率也提高,等于增加收成。透过事先规画好路线,可以实现自动作业,甚至24小时不间断,提高工作效率。」
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农业生产部水稻办副主任张华贵举插秧机为例,驾驶员每天的成本600(人民币,下同)到800元之间,甚至更高,「插秧季大约十天左右,那就是6000到8000元,将近一万元的人工成本就可以省下来。」插秧机的工作效率一天可以插50亩地,效率是人工的50到60倍,一只手机最多可同时操作15台机械。
徐磊表示,公司研发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已升级到第五代,使用安装更简便,可直接在手机上操作。如果农户不熟悉3C产品,他们也会事先帮用户进行安装和调试,设定好坐标与各种参数,用户每年只需要从把自己家的地块信息调出来,点选自动开始作业,车辆就可以自己走起来。
在价格方面,徐磊表示,刚推出第一代产品时,售价要4-5万元人民币,现在只要1万2千元,农民购买意愿很高,除了在黑龙江市场,产品也销售到大陆各地,甚至跟随一带一路,外销到非洲市场。
张华贵表示,黑龙江土地面积地广人稀,老一辈的垦荒者以人力开垦,但是少子化、老龄化世代来临,面临着未来谁去种地这个问题,发展科技农业也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