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国计划对与中国有关的船只征收巨额港口费,并对主要区域贸易伙伴征收进口关税,这引发不确定性并抑制对美国产品的需求,亚洲买家正在减少对美国农产品的购买量。
路透社星期三(4月9日)报道这个消息时指出,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最大进口国,日本、韩国和泰国等其他亚洲国家也购买了大量美国小麦、玉米和豆粕。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重振美国造船业,对与中国相关的船只征收高达150万美元的港口费,这迫使出口商寻找非中国船只,进而推高了运费成本,削弱对美国农产品的需求。
在美国堪萨斯州办公的货运顾问杰伊·奥尼尔(Jay O’Neil)说:“这使得美国现在对全球超过一半的船队来说不再具有吸引力。”
他指出,由于即将征收的费用,船东和运营商不愿提供4月、5月和6月美国港口的报价。
交易员认为,航运挑战和贸易战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对基准芝加哥大豆和小麦期货造成压力,目前这些期货的交易价接近数月低点。
一位驻新加坡的国际公司交易员透露,截至目前,大多数进口商不愿冒险从美国进口。因为运输成本上涨,贸易战的不确定性也很大。这家公司从事将美国谷物和油籽销往亚洲的业务。
尽管美国总统已准备好与一些国家进行谈判,美国对数十个国家的货品加征的关税于星期三生效,包括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04%的关税。
亚洲购买了全球约35%的小麦和玉米。就大豆而言,中国占全球油籽贸易量的60%以上。
狮城贸易商:对美国小麦采购几乎已停止
贸易商认为,虽然其他亚洲谷物进口国预计不会对美国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但有限的船只供应和贸易战的不确定性正在对采购造成影响。
另一位驻新加坡的贸易商说:“我们正在尝试更换之前预订的船只,以便将美国小麦运往东南亚。为了换到非中国船只,我们不得不支付更高的运费。所以目前,我们完全无法接受美国谷物。”
预计日本和韩国等美国小麦传统买家将继续购买美国小麦,但他们也可能会从南美和黑海地区的其他供应商那里购买一些玉米和大豆。
一位新加坡贸易商说:“截至目前,对美国小麦的采购几乎已经停止。但展望未来,我们预计日本和韩国将继续采购美国小麦,因为他们已承诺向美国采购。”
由于美国小麦直接供人类食用,日本和韩国等买家很难放弃购买美国小麦,但玉米和大豆等饲料谷物方面,他们可以转向替代进口。
第二位新加坡贸易商透露,大多数东南亚谷物进口商尚未预订5月份约一半的需求,这使得他们容易受到供应短缺的影响。
美国大豆运输联盟(Soy Transportation Coalition)执行董事迈克·斯滕霍克(Mike Steenhoek)说,由于美国拟向与中国相关的船只征收费用,一家知名的美国出口商无法从远洋船运公司获得运输豆粕的投标。“你已经看到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