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科技竞争态势日益紧张之际,美国计算机制造商戴尔已设下目标,在2024年实现其所有产品不再使用中国芯片,同时也要求其供应商在产品中大幅减少使用中国制零组件。三名知情人士透露,戴尔在去年年底就告知供应商,公司目标要显著减少在产品中使用中国制芯片的数量,包括非中国芯片制造商在中国工厂生产的芯片。到了2024年,戴尔要实现其产品使用的所有芯片都在中国以外生产。
根据韩国电池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于4日披露的数据显示,由于中国大陆动力电池企业的强势增长,2022年1-11月,LG、SK Innovation和三星SDI三家韩国动力电池制造商的全球市场占比仅剩23.1%,较上年同期下降7.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中航锂电三家排名靠前的中国大陆企业,合计占全球市场占比的54.7%,比上年同期增长11个百分点。
日本在半导体的设备和材料领域,韩国和台湾在半导体制造的先进制程上,拥有无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如果日韩台以及拥有光刻机制造商ASML的荷兰配合美方,把出口管制对象扩大到与先进制程有关的所有产品、设备、材料、技术以及人员,必须承认,中方在现有技术体系下,在尖端半导体领域获得成功的机会十分渺茫。
华为星期五公布业绩,指经营结果符合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369亿元人民币的预期,信息与通信(ICT)基础设施业务保持稳定增长,终端业务下行趋势放缓,数字能源和华为云业务快速增长。
上海华虹半导体是中国第二大芯片代工制造商,原本一直处于次要地位,但现在美国限制中国取得尖端芯片技术,北京政府不得不重新评价国内半导体供应链,专注于成熟制程的华虹可能因此得到重视。业内人士透露,华虹的老旧制程反而成为北京的新宠,将获得政策支持和资金等好处。该公司在11月的第3季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因为生产的芯片比最新的微处理器老旧好几代,所以几乎没有受到美国制裁的影响。
台积电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州首府凤凰城设厂,并于美国时间6日举行移机典礼,该议题成为全球焦点,外界忧心是否有可能技术外流变成“美积电”。有工程师分析,台积电3、4奈米制程技术被带去美国,会对台湾带来八项严重影响。
中国11月份芯片制造设备进口额降至两年多来的最低水平,受电子产品需求萎缩和美国收紧对华芯片出口限制的双重打击。 中国芯片公司正处于一波首次公开募股(IPO)热潮中。政府推动发展本土芯片产业,吸引了大量资金参与。 据报道,随着美国对中国在全球技术供应链中的角色提出挑战,中国芯片企业也越来越有必要建立更大的资金储备。
台积电1纳米新厂此前已确定落脚竹科龙潭园区,竹科管理局局长王永壮说,竹科龙潭园区三期扩建先导计划已上报,若一切顺利,目标2026年中即可供厂商展开建厂作业。业内分析称,这意味台积电1纳米厂最快2026年中可开始动土,最快2027年试产、2028年量产。
日本经济新闻报导,经采访多位业界人士及实地采访调查后发现,华为结合许多地方政府出资成立的企业,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希望打造自主制造供应链,在中国国内实现稳定采购。 美国10月初再度加强对中国的芯片制裁,中国要开发最尖端产品,并达到自给率目标70%,但前方依然艰险。
美中对立紧张局势日渐升温,但看准中国持续成长的消费市场,日本企业近年仍加大对华投资。面对电子产品需求增加,日本电子零件制造商「村田制作所」(Murata)将在中国江苏省的厂区新建厂房,投资额高达445亿日元;日产汽车(Nissan)也将在中国开设新公司,开拓无人驾驶的出行服务市场。
据报道,处理器大厂英特尔(Intel)表示,尽管全球经济正在衰退,但英特尔将继续在欧美等地建设新的晶圆厂,因为半导体设施包括晶圆厂在内,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兴建,晶片制造商也必须尝试预期三到四年的需求,然后再透过兴建晶圆厂来生产出新的晶片。简单来说,这样的期程要求恰好与英特尔的扩张计划相符合,因为英特尔预期数年后半导体需求会呈现大反转,英特尔“刚好”以扩张的产能来吞噬此庞大的市场。
今年5月的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传出了令人吃惊的证言。商务部部长吉娜·雷蒙多表示,“调查乌克兰缴获的俄罗斯军队的坦克,发现使用了从冰箱上拆下来的二手半导体”。电子技术落后的俄罗斯因西方国家的制裁而无法采购足够的芯片,作为最后一招而使用了家电的芯片。
美国半导体大厂英特尔表示,负责晶圆代工核心业务的晶圆代工服务(IFS)事业群总裁泰克(Randhir Thakur)将离职。外媒指出,这一重磅消息曝光,对近年积极跨足代工市场,与竞争对手台积电、三星较劲的英特尔来说,又是一大挫折,专家预估,英特尔明后年可能会「非常艰难」。
近两年半导体业界出现一种称为晶粒(chiplet)或小芯片的技术,使用先进的封装技术连接功能不同的数个芯片,让它可以赶上或超越最先进制程芯片的工作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这种半导体技术前景不仅被业界看好,更重要的是可以绕开芯片制程工艺的极限,对中国来说,更是突破美国芯片技术禁运一条极有希望的捷径。
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厂将在12月上旬举行首批设备到厂典礼,首批300名员工本月初包机赴美揭开淘晶(晶片)战。 台积电下个月即将举办美国亚利桑那州晶圆厂首批设备到厂典礼,意味着厂房已经部分完工,接下来将为迁入第一批用于半导体制造的尖端设备做好准备。美国总统拜登据传也将出席典礼,台积电美国厂预计将在2024年量产。
美国以维护国安、外交政策为由对中国大陆芯片业发动制裁,近期更施压日本、荷兰等盟国跟进,企图避免美国制裁的威力因时间流逝被淡化,当这些盟国被迫站上风口浪尖,正反两派意见出现拉扯,反对者质疑美国的手段,并抗拒屈服于美国。不仅如此,日本厂商也认为,美国对中国大陆芯片业发动制裁,将使得中国大陆自给自足的能力快速提升,使得美国、中国变得更为强大,其他国家的半导体厂讨不到便宜,此外,美国限制他国不得与中国接触,也会让竞争对手陷入困境。
中芯国际盈利不达预期,反映出美国制裁对其影响以及全球电子设备消费的回落。 作为中国大陆最大芯片制造商的中芯国际星期四(11月10日)晚间公布,第三季度净利润4.708亿(美元,下同),同比增长47%,而市场预期均值为4.897亿。收入19.1亿也低于19.3亿的预期值。 在市场急剧放缓之际,美国的制裁让中芯国际无法获得关键技术,上述业绩凸显了制裁对中芯的打击。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