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9日登场的欧洲规模最大汽车盛会、慕尼黑国际车展上,共有116家参展企业来自中国,成为除了地主国德国之外,最大的参展阵营。开幕前夕,已有业界机构形容,这次车展将是德中两国在电动车领域争夺领导地位的一场重要战役。不过欧洲业界人士呼吁,应该强化与中国的合作关系,而非采取加剧对立的手段。
在中国国内陷入激烈价格战之际,比亚迪正通过推出新车型和更多展厅来加强在欧洲的扩张。在慕尼黑车展上表示,公司在与数百家当地供应商洽谈,并将在年底前于欧洲32个国家设有超过1000家门店。比亚迪在欧洲销售的车型已从两年前的六款增至13款。
中国电动车巨头比亚迪7月在欧洲销量同比大增225%,所占欧洲市场份额超过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今年1月至7月,比亚迪在欧洲市场新车注册量同比增长近300%,市场份额7月跃升至1.2%。相比之下,特斯拉7月在欧洲市场的新车注册量大降40%至8837辆,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1.4%减至0.8%,已少于比亚迪。
中国汽车产业近年迅速崛起,但随着中国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车企已将目光转向国际舞台,掀起新一波全球竞争。根据CNBC报导,中国电动车在海外的影响力正快速扩张,预估到2030年,中国汽车年出口量将增加至900万辆,这对于泰国、南非、西班牙等汽车制造规模较小的国家,已经形成不容忽视的压力。
随着今年3月由德国大众汽车等企业投资的瑞典电池企业Northvolt申请破产,据日媒报导,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淘汰已经开始,欧洲车商将对大陆电池企业依赖加深,且欧美日韩企业与中国产能、技术差距可能会拉大。目前中国企业掌握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近七成,全球装机量排名前10的企业中有6家来自中国。
英国今年5月率先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但三个多月过去了,英国钢铁业者的输美钢品仍面临25%关税,两国此前达成的零关税至今仍未落实。在韩国,即使最终关税降至15%,但主要车企现代和起亚今年仍可能面临高达50亿美元的额外成本。
中国加快推进连接新疆和西藏边疆地区的新藏铁路项目,有望在年内开工建设,新藏铁路有限公司已正式成立,注册资本达950亿元人民币。公开的工商信息显示,新藏铁路有限公司已成立,注册资本95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监理、铁路运输基础设备制造、公共铁路运输、餐饮服务、住宿服务、房地产开发经营、旅游业务、工程管理服务、对外承包工程、信息咨询服务等。
中国汽车2025年上半年出口排名出炉,墨西哥、阿联酋、俄罗斯稳居前三大目的地,当中又以俄罗斯市场最受注目,因俄罗斯出口量年减幅最大,近60%。俄罗斯市场出现暴跌,上半年出口量为17.1万辆,主要是两大因素所致,包括俄罗斯今年提高了车贷利率和整车进口报废税,导致当地消费者购车成本提升,终端销量下滑,另一原因是先前中国车企在俄库存较高,今年销售遇到了瓶颈。
东风汽车30日官方新闻专题介绍日本汽车产业史,日本汽车工业自二战后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汽车制造与出口的重镇。1950年代,日本进入大规模量产时代,并透过品质管理与制造技术优化,在1960年代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让日系车以高燃油效率和可靠性大受欢迎,尤其在北美与欧洲市场站稳脚步。
美国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称,计划智能辅助驾驶今年内在中国进一步落地,正待监管部门审核。特斯拉今年2月25日在中国发布通知,更新Autopilot(自动驾驶仪)自动辅助驾驶功能,进一步优化了导航和信号识别等,不过仍需驾驶员干预,因此尚未达到美国市场的无人自动驾驶技术。
特斯拉第二季财报不如市场预期,周四股价重挫8.20%,今年以来已累积下跌25%,为科技巨头中最惨。接下来川普关税与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到期,将给汽车本业带来压力,除了销售表现持续不理想,特斯拉也被发现错失超过35亿美元的比特币投资收益,从特斯拉2022年抛售到现在,比特币价格已经上涨6倍。
欧盟中国商会到布鲁塞尔与欧委会和欧洲议会官员会晤,关切欧盟对中国车企加征关税,以及对外国补贴和外资审查等议题。欧盟中国商会呼吁让中国车企在欧洲获得公平的市场准入。这是欧盟中国商会汽车工作组今年2月成立以来与欧盟两大机构的首次正式会晤。与会代表由汽车工作组主席张晖率领,来自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小米、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中汽研欧洲六名会员出席,与会企业涵盖电动车企和新能源产业。
时速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在北京亮相。该列车未来投入使用后,京沪行程有望压缩至两个半小时至三小时。多名城市规划以及磁浮专家说,从商业价值或未来应用来看,高速磁悬浮线路更适合应用在一些规模较大、有较多高端客流的都市群之间。
面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美国贸易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搁置了在墨西哥建造大型工厂的计划。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今年3月曾表示,比亚迪尚未正式提出在该国进行投资。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两位不具名知情人士报道说,中国因担心墨西哥不受限制地获取比亚迪的技术并可能允许美国染指,迟迟不批准其在该国建厂的计划。
中国电动车巨头比亚迪据报从星期二(7月1日)起推出新购车政策,被外界视为暂停价格战的信号。分析指出,在中国政府介入调控后,车市有望逐步转向更为良性和可持续的竞争格局。不过专家也警告,若电动车企未能实现既定销量目标,价格战在第四季度可能卷土重来。
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与欧洲知名钢铁制造商奥钢联集团(voestalpine)达成合作,将由奥钢联集团为比亚迪的匈牙利乘用车工厂供应钢材。与海外市场的快速拓展相对的是中国国内市场的疲软。据路透社报道,比亚迪近几个月来已放慢生产和扩张步伐,减少了中国部分工厂的班次,并推迟增加新生产线的计划。
一项研究报告预计,随着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继续蚕食国内市场份额,日本、欧美等外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将愈发黯淡。过去,中国汽车产业长期依赖外资合资企业,但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与新能源投资推动下,中国汽车产业格局经历快速转型:本土品牌崛起的同时,外资车企逐渐被边缘化。
中国电动车龙头企业比亚迪计划于明年下半年在日本推出微型电动车,进一步扩大在竞争激烈的日本市场布局。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推出一款售价超过200万日元的微型电动车(EV)。与此同时,比亚迪也在积极招募熟悉日本微型车市场的人才,以加快本地化布局。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