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欧商会主席伍德克受访时表示,欧洲将经历一场来自中国的汽车海啸,由中国汽车制造商带来的残酷价格战已近在眼前,唯一的解决之道是让中国汽车厂到欧洲来建厂,同时要求中国对欧洲汽车厂更加开放市场。 上个月,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开启反补贴调查。对此,伍德克表示,欧洲面临的困境是:「我们实际上已决定从2035年起禁止使用内燃机,我们是否仍要对绿色技术筑起防护墙?我们是想用中国的产品来应对气候变化,还是想对它们课税?」
欧洲大型车企2023年1至9月的财报日前已全部公布,纯电动汽车(EV)的销量虽同比增长63%,高于世界平均水准(同比增长33%),但销售额扩大而利润缩小的企业很多。日媒指出,伴随着向成本比引擎车高的EV转型,欧洲车企苦于成长之痛,纷纷与具成本竞争力的中国厂商进行合作。
日经亚洲4日报导,中国大陆新能源车企蔚来汽车美国首席执行官Ganesh Iyer当地时间2日在一次会议上阐述了对美国市场的愿景,目标是2025年在美国销售第一辆汽车。这是蔚来汽车向25个国家和地区扩张目标的一部分。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成长的巨大推力下,中国的汽车行业飞速发展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现象。中国大陆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表示,今年1-9月世界汽车销量已达6532万台,同比增长11%,而中国品牌汽车表现优异,占全球汽车销售总量的32%,9月单月销售占比更达到35%。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电动车最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的进展成为各大型汽车厂竞争的焦点,固态电池则是动力电池下一阶段的主赛道。目前以中国与日本竞争最为激烈,两国业者皆已宣布量产时程,大约在1至3年内就能分出胜负。中国、日本、德国这几个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将在这场竞赛中决定谁能夺下电动车出口全球第一的宝座。
中国不只向全球出口电动汽车,瞄准非洲市场,未来更打算出口电动摩托车。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日前在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报告发布会上表示,据一些机构的初步估算,从替代传统燃油摩托车的角度,非洲市场的电动摩托车缺口每年或将达到200万辆。
最近日本丰田汽车公开宣示,已经在电池材料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能在2027年或2028年之前大规模生产固态电池。丰田强调,固态电池已接近燃油车加油所需时间,未来的目标是充电时间不到10分钟、续航距离增至约1500公里。丰田当前研发固态电池的充电速度将会是特斯拉充电速度的1.5倍,即充电10分钟可行驶1200公里,已经接近了燃油车加油所需要的时间。
中国和塞尔维亚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签订高速动车组车辆采购合同,让中国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动车组首次出口欧洲。 中国中车旗下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星期二与塞尔维亚建设、交通和基础设施部,正式签署了塞尔维亚高速动车组车辆采购商务合同,并形容这是中国高端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的重大突破。
德国知名高级汽车制造商宝马公司今年初曾公开对外招标约160GWh电池订单,巩固电动汽车雨电池的重要供应链,近日该订单终于正式落地,由中企蜂巢能源与宁德时代取得90GWh订单,另70GWh将由宁德时代或亿纬锂能提供。据媒体估算,这笔订单总值将达到960亿元人民币,超过百亿欧元的巨额订单,中国的动力电池业者真是「赢麻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批评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指此举将严重扰乱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 继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9月13日宣布将展开反补贴调查后,欧盟委员会星期三(10月4日)发布公告,称其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载人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公告称,委员会收集的信息表明,中国汽车产业从补贴中受益,这却严重损害了欧盟汽车行业的市场。
今年第三季,比亚迪纯电动车销量达到43万1603辆,较第二季增长23%,包括混合动力车在内的汽车销量达到82万2094辆,再创单季新高。比亚迪距离超越特斯拉仅有3456辆,问鼎「全球电动车销量冠军」仅一步之遥。特斯拉与比亚迪之间的差距缩小至3456辆,创纪录最窄。比亚迪大力开拓新市场,交付量持续攀升,而特斯拉则因工厂停工调整生产线,出现一年多来首季交付下滑。
德国知名汽车大厂宝马(BMW)已确认将针对中国市场推出新世代(Neue Klasse)平台的专属车型,具体细节尚未透露,新车型预计将于2026年在华晨宝马工厂投产。 报导称,宝马新世代概念车首次亮相于2023慕尼黑车展,该车展示了宝马的全新设计概念、电子电气构架、数位化体验、电力驱动系统和电池技术,以及全新循环永续理念。
特斯拉连续四个季度刷新汽车交付记录,但这种狂飙突进的势头在最近三个月可能不得不止步,因为工厂部分停工了。接受彭博调查的分析师预计,特斯拉最早将于周一公布第三季度汽车交付量为45万6722辆,低于第二季度的46万6140,意味着交付量出现2022年初以来的首次下降。最近几天,一些分析师已经调降了预期。
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对“中国新能源车正在撼动全球汽车格局”持反对意见,不然日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不会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显然是一种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攻城略地担心的表现。巧合的是,当中国电动车在慕尼黑车展独领风骚的时候,美国正在进行全国性汽车工业大罢工,原本是劳资纠纷所引发的,但汽车工人竟然把矛头纷纷直接指向了电动汽车。
受美国联合汽车工会(United Auto Workers,UAW)罢工影响,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和斯特兰蒂斯集团(Stellantis)指出,他们已扩大裁员2000多人。通用汽车表示,由于发生罢工,费法克斯组装厂遭解雇的2000名员工,没有资格领取一般可获得的补充失业救济金。
随着电动车快速成长对全球汽车业生态造成冲击,国际车展的样貌也迎来转折点。据日媒报导,正在举行的美国底特律国际车展上,出现与德国慕尼黑车展类似的状况,即偏重本国车企的展现,其他国家车企参展的愈来愈少,让车展的国际色彩愈来愈弱,唯一的例外是中国车企仍是国际车展的主角,也因此让各国对中国车企升高了的警惕感。
国际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