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六大车商2日公布2024年上半年销量,在美国总计售出294.2万辆新车,较2023年同期增长9.6%。混合动力车(HV)和运动型多功能车(SUV)等符合时代潮流的车款销售呈现涨势,六家业者在美销量都比去年有所上升。另一方面,美国通用汽车(GM)整体销量小幅减少0.4%至129.0万辆,但依然位居车商销量榜首。
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征收临时关税将于星期四生效,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星期三敦促欧盟委员会放弃相关计划。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星期三说,关税正在伤害从中国出口汽车的欧洲和美国汽车制造商。鉴于德国对华出口量大,若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德国汽车业将受到重创。
联合国1日发起交通安全运动,以「发表安全声明」(#MakeASafetyStatement)为口号,目标于2030年前将交通事故受害者人数减少到目前的一半以下。 这项交通安全新运动将从纽约开始,透过实体广告、社群媒体和其他平台延伸至全球超过80国的1000个以上城市。
西方为应对中国廉价汽车倾销首先祭出高关税的做法,造成与中国之间贸易关系更加紧张。不过,外媒分称,欧洲倒不见得一定要跟随美国的高关税做法,反而应该寻求另一种选择:拥抱中国,欢迎中国电动车与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车用电池制造商到欧洲投资,运用这种合作关系来超越美国汽车,还能规避川普当选总统造成的风险。
中国电动车强势崛起,根据华尔街日报(WSJ)报导,中国电动车的崛起正在分裂西方,美国和欧洲正在走向不同的道路。但欧盟方面,却与美国的作法不同,预期拟议的对中国电动车关税水准相较美国低,最终关税可能还会更低。但如果全球贸易断裂,欧洲的损失将比美国严重,由于欧洲制造业就业人数是美国的两倍半,用于出口的制造品比率约33%,比美国的20%还高,制造业产值占整体经济的15%,也比美国的11%高。
全球电动车买气放缓,让不少人质疑,特斯拉等车厂风光不再。最新调查报告更指出,全球竟有高达29%的电动车车主表示可能会改回燃油车,而在美国,这个比率更高达46%,等于将近半数车主考虑重回燃油车阵营!对于这项调查结果,麦肯锡表示,根据他们的研究,电动车车主想要换回燃油车的主要原因在于,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电动车总体拥有成本过高,以及长途旅行受限等等。
意大利政府周四(20日)重罚本土车商DR汽车(DR Automobiles),金额高达600万欧元,理由是车商在销售过程以误导手法让消费者以为在中国制造的汽车产自意大利本土。车商扬言上诉并表示从未宣称旗下汽车「完全意大利制造」。
就在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车课征附加关税的严峻氛围下,欧洲传统汽车巨头史特兰蒂斯(Stellantis)宣布放弃在欧洲自主生产车载电池和电动汽车,转而与被视为竞争对手的中国企业扩大合作。史特兰蒂斯将通过与中国车企合作来降低成本,推动在欧洲生产平价电动车的策略。
印度尼西亚与合众汽车哪吒、五菱、奇瑞和小康股份四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达成协议,将印尼打造成出口电动车的生产中心。 阿古斯透露,哪吒的目标是每年售出1万辆车,并且到了2025年把在印尼国内生产的部件比率提高至60%。
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生产电动汽车课征附加关税后,将对中欧贸易关系造成巨大影响,其中受创最重的可能是在中国设厂制造汽车的外国车企,例如美国特斯拉、法国雷诺与德国宝马。这些在中国制造的外国品牌汽车大约占中国向欧盟出口汽车的六成,它们在新的规定下,平均要增加21%的附加关税。如此一来,可能迫使欧洲品牌汽车制造商将生产线移出中国。
正当一众国内车企大佬激辩竞争「内卷」之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5月再创新高达到47%,突破5成指日可待。但反向看到的是传统燃油车销量的暴跌。根据中国乘联会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常规燃油车销量年减23%,依赖燃油车的合资品牌销量集体塌陷,其中广汽本田、上汽通用更是月销量腰斩。
欧盟预计本周将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但多数欧洲汽车业者并不支持,担忧此举可能引发北京抗议及报复。 据报道,虽然欧洲车商正面临来自中国低成本电动汽车的冲击,但欧洲汽车业几乎不支持对中国电动车征收惩罚性关税。德国车商尤其依赖中国市场,他们担心会遭到北京报复,欧洲车商在中国制造的汽车也会出口到欧洲。
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最新数据,中国汽车品牌在英国市场5月销量实现全面增长。其中比亚迪5月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7倍,上汽和长城汽车也有明显增长,美国汽车品牌销量则出现下滑。由于美国与欧洲都将对中国电重汽车课征高关税,可能是许多消费者赶在提高关税前下单。
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铁路」消息,塞尔维亚当地时间7日12时(北京时间7日18时),中国研发匈塞铁路高速动车组在塞尔维亚贝尔格勒泽蒙车辆段亮相,这是中国铁路技术装备与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SI)对接取得的另一重要成果,显示中国高速动车组首次进入欧洲,中国高端轨道运输装备「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
比亚迪首次挤入特斯拉储能业务的电芯供应商行列。6月5日,据晚点LatePost报导称,比亚迪子公司弗迪电池已与特斯拉达成上海储能工厂的供货协议,计划于明年第一季向特斯拉供应储能电芯。弗迪电池将成为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的电芯二供,一供为宁德时代。
截至2023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渗透率为6.07%。据界面新闻引述一份行业预测报告,「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趋势不会变。到203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7000万辆,市场渗透率将达到70%左右。到203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3800万辆,市场渗透率90%,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
虽然西方国家担忧低价中国电动车向全球倾销而设定高关税政策,仍阻挡不住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据最新的全球汽车销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首季(1~3月)全球汽车销量中,中国的吉利汽车首次跃居全球第10名,这将为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与传统汽车制造巨头争霸开创先声。
小米首款电动车SU7不只在国内卖爆了,连国外买家也下单采购!据媒体消息指出,有海外企业一次采购40辆小米SU7,并挑选了橄榄绿,推测这次外企买家应该是俄罗斯公司。国内网友响应表示,外企采购可以,但是希望别插队,自己的小米SU7提车还是遥遥无期。
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和德国车企福士伟根都不赞同美国政府向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政策,认为这无助于加强自身产品的竞争力。除了福士伟根,宝马和马赛地也反对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这三大车商视中国为它们最大的销售市场。
广州将出现第一条高速磁浮列车,其时速高达600公里以上,这个速度在地面上大约是音速一半左右。 目前中国已建成3条磁浮线,包括上海磁浮线、北京地铁S1线、长沙磁浮快线。不过,这些磁浮线多属于中低速磁悬浮,当中最快的上海磁浮最高时速430公里,但营运时速已降到300公里。而无论是时速、设计标准还是运营模式,这3条都非严格意义上的高速磁悬浮。
国际会展网